最新發布的2025年全球和平指數,冰島蟬聯全球最和平國家,敬陪末座的是俄羅斯。台灣在163個國家與地區中排名第40,中國則是第98名,美國是第128名,落後辛巴威和印度等國。報告更指出,全球的和平程度創新低,而且用來預測重大衝突爆發的關鍵指標水平,已達二戰以來最高。
《2025年全球和平指數》(GPI)根據涵蓋社會安全與治安、國內外持續衝突,以及軍事化程度等3大領域的23項定性與定量指標,對全球163個國家進行排名,每個國家的每項指標評分為1到5分,分數愈低,和平程度愈高。全球各國的平均和平程度下降了0.36%,這已是全球和平連續第6年惡化。
前10名分別是冰島、愛爾蘭、紐西蘭、澳洲、瑞士、新加坡、葡萄牙、丹麥、斯洛維尼亞和芬蘭。最不安全的10個國家則是俄羅斯、烏克蘭、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葉門、阿富汗、敘利亞、南蘇丹、以色列、馬利。
冰島已連續17年蟬聯全球最和平國家,在3大領域中皆維持卓越表現,特別是在「持續衝突」方面獲得滿分,代表這個國家未涉入任何國內或國際衝突,擁有穩健的社會體制、低犯罪率、最低軍事化程度,以及高度社會信任。
亞太國家方面,新加坡排名第2,以1.357分名列全球第6;日本則以1.44分排在全球第12名。台灣1.73分位居第40名,比去年下降2名;南韓以1.736分名列第41;中國則以2.093分排名98。
在社會安全與治安領域,台灣以1.77分排名第34名;前5名分別是冰島、挪威、芬蘭、日本和新加坡。在國內外持續衝突領域,台灣以1.62分排名第66名;前5個國家皆以1分名列前茅,分別是冰島、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紐西蘭、新加坡、烏拉圭。在軍事化程度領域,台灣以1.787分排名第86名;前5名是冰島、葡萄牙、馬來西亞、不丹、愛爾蘭。
報告指出,全球和平程度持續下滑,降至《全球和平指數》創立以來最低,同時,通常在重大衝突爆發前出現的那些警訊指標,目前的程度也達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狀態。衝突死亡人數增加、地緣政治緊張升高,以及中等強權愈發強勢,正推動「大分裂」(The Great Fragmentation)出現,這是一場全球秩序的根本重組,也象徵著一個全新地緣政治時代的來臨。當這些現象與大國競爭、不對稱作戰技術,以及脆弱經濟體的債務危機交織在一起,未來爆發更多衝突的可能性非常高。
報告發現,自2014年起,全球和平狀況每年都在惡化,過去十年內已有100個國家和平指數下滑。目前全球有59場由國家主導的武裝衝突正在進行中,是二戰結束以來最多的一年,光是2024年就有15.2萬人死於衝突。而且這些衝突越來越「國際化」,2024年有78個國家參與了境外的武裝衝突。
目前全球正處於轉折點,國際影響力與權力正快速分散。自冷戰結束以來,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國家數量幾乎增加了三倍,從13個上升到2023年的34個。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