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香港民調顯示,有不少港人希望香港獨立,也有不少港人希望香港重新回歸英國。但是顯而易見,不論是香港獨立,還是回歸英國,都缺少可行性,要做到都十分困難。於是有人抱怨:當初英國政府為什麽要把香港歸還中國呢?再者,英國人在離開香港前,為什麽不在香港搞民主自決,讓香港獲得獨立呢?也有人好奇:中共在1949年就奪得政權,早就可以在廢除不平等條約、反對殖民主義的旗號下「解放」香港的,為什麽它沒有那麽做呢?為什麽中共直到八十年代才提出在97年收回香港呢?
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1949年10曰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非正式協議:中國不索取香港主權,以此換取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接下來,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和西方高度對立,西方對中國實行物資禁運,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成了中國和西方轉運物資的唯一中介,對中國有不可替代的利用價值,所以中國一直沒有收回香港主權。到了八十年代,由於面臨新界99年租約即將到期,英國方面提出續約,因為中方認定先前的租約是不平等條約,所以拒絕續約;另外也因為中國已經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所以不擔心收回香港會導致閉關鎖國的後果。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政府在前三十幾年都不收回香港,而在後來又堅決要收回香港的原因。
在英國方面,我們知道,二戰之後,英國在絕大部分殖民地都推行政治改革,逐步實現該地區的自治乃至獨立。早在五十年代,港英當局就打算在香港也推動民主自治,但是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中國政府警告說:香港遲早回歸中國,如果英國在香港引入民主,改變現狀,中方會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解放香港。於是,英國就只好放棄了在香港推行民主自治的計劃。
那麽,英國為什麽要放棄呢?因為它擔心,如果它堅持在香港推行民主自治,中國政府很可能出動軍隊攻占香港。盡管在冷戰高峰期的當年,中共在世界上很孤立,如果它派兵攻打自由的香港,必將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再說,英國是強國,軍事力量也很強,但是考慮到香港畢竟太小,離大陸太近,易攻而難守,英國很可能打不贏,到頭來是會把香港本來有的自由法治都失掉的,所以只好把推行民主自治的計劃放棄了。
再後來,新界租約即將期滿,英方提出續約,被中方拒絕。英方又提出一個折衷的建議,把主權和治權分開,主權歸中國,英國仍保留管治權,但也被中方拒絕。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承諾」「五十年不變」,於是這才有了中英聯合聲明。中英簽訂聯合聲明後,末代港督彭定康提出政改計劃,大力增加立法會直選席位。英方的想法是,以前不敢搞政改,是怕中方提前收回香港,如今既然連收回的日期都定下來了,搞不搞政改都一樣了,幹嘛不搞呢?中方自然很惱火,罵彭定康是「千古罪人」,拒絕承認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而另起爐竈,另搞一套。
以上概述表明,在香港,其實早就有人提出過香港獨立或是讓香港留在英國,但迫於形勢,無法推行,所以才放棄的。現在一些年輕人不熟悉這段歷史,以為港獨是他們的新發現、新主張,是可以擺脫目前困局的新出路。實際上,由於現在的香港已經被納入「一國兩制」的框架,中國的國力又比以往有很大的提升,讓香港獨立或是留在英國的願望,過去就做不到,現在就更做不到了。
那麽,這是否意味著香港人就只好認命,就只好聽從中共的擺布了呢?當然不是。在這裏,我們可以學習當年波蘭人的經驗。我們知道,包括波蘭在內的幾個東歐國家,他們的共產制度實際上是被蘇聯人強加的,本土的民主派英勇奮鬥,一度在自由化民主化方面走得很遠,做得很成功,但諷刺的是,一旦他們走得太遠、做得太成功了,蘇聯就會派出軍隊武力鎮壓,以至於到頭來前功盡棄,滿盤皆輸,反而落得最壞的結局。基於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波蘭民主派提出了新的鬥爭策略,曰「有限度的革命」,或曰「自我克制的革命」。按照這種策略,民主派要堅持韌性的抗爭,穩步前進,另外,則要避免提出激進的口號或過高的訴求,以免招致對方武力鎮壓。日前,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拉裏•戴蒙德(Larry Diamond)接受采訪,談到港獨時,他說:本質上,我不反對獨立,但政治上,那不是一個聰明的策略。戴蒙德說:在目前這種政治格局下提港獨,不但是不切實際,不可能實現,更是政治自殺,因為那只會把中共內部本來同情港人的開明派推向強硬派一邊。事實上,很多港人不支持港獨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自由亞洲電臺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