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的大閱兵直播持續1小時43分21秒。整場活動中,軍隊、武警與志願者方陣整齊劃一,神情肅穆。視覺上的秩序與情感上的緊張交織出一種強烈的儀式張力。它不僅是一場軍事展示,更是一場政治儀式中的精神工程,是一場精神控制下的準宗教儀式,是極權體制下的服從性訓練。
一、“9•3閱兵”是政治儀式中的精神工程
在極權體制中,國家儀式遠非表面上的慶典,而是權力運作的重要機制。它通過高度統一的動作編排、反覆出現的政治誓言及情緒動員,將意識形態轉化為一種近乎宗教化的集體體驗。
因此,這類政治儀式可視為一種“政治神聖化”的實踐:通過象征物的使用、集體參與的情緒同步、重覆性儀式與莊嚴場域的營造,構建出類似宗教儀式的心理結構。政權借此將民眾對“領袖——政黨——國家”的情感依附深植心中,使政治成為精神依賴的核心。
從精神工程的層面來看,閱兵可以創造神聖感與崇高感,在極權體制下,閱兵之所以是一個精神工程,是因為它的目的遠不止於展示軍事力量,更在於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儀式,系統性地重塑民眾的心理、情感和價值觀,從而實現對社會精神層面的全面控制。
(一)制造“崇高”與“神聖”的體驗
極權體制下的閱兵,總是伴隨著磅礴的音樂、嚴格的隊列和精準的動作,這些元素共同營造出一種莊嚴、宏大到非凡的氛圍。這種氛圍能讓參與者和旁觀者產生一種超越日常生活的“崇高感”。當個人被淹沒在整齊劃一的集體中時,他們會感到自己是某個巨大、永恒事業的一部分。這種體驗能有效激發民族自豪感和集體認同,讓人們自願地將個體的命運與政權的命運捆綁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閱兵將對政權的忠誠提升到一種近乎宗教般的信仰,使其成為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存在。

(二)壓抑個性和自由思想
閱兵中,無論是士兵還是民眾,都必須放棄個性。士兵們邁著統一的步伐,表情僵硬,目光筆直,每一個動作都經過千百次的訓練以確保完全一致。這種對個人意志的絕對壓抑,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集體高於一切,個體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這種“去個性化”的過程,讓人們習慣於放棄獨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意志,從而為政權對社會精神的全面控制鋪平了道路。它不僅訓練了軍人,也潛移默化地訓練了旁觀的民眾,讓他們認同並習慣於這種絕對的服從。
(三)固化歷史敘事與集體記憶
極權體制會利用閱兵來反覆呈現和強化官方版本的歷史敘事。閱兵中通常會展示與政權建立或關鍵戰役相關的歷史片段,如特定時期使用的武器、象征性的旗幟或代表歷史英雄的方陣。這些元素的反覆出現,旨在將政權與國家的“光榮歷史”緊密相連,從而固化一種特定的集體記憶。通過控制人們對過去的理解,政權就能有效地塑造他們對當下和未來的看法,確保他們的思想與官方意識形態保持高度一致。
(四)制造幻覺:強大、穩定與不可戰勝
在經濟困難或社會矛盾突出時,極權體制尤其需要通過閱兵來制造一種強大的幻覺。整齊的隊伍、尖端的武器、以及民眾山呼海嘯般的歡呼,都旨在營造一種“國家強大、政權穩定、無人能敵”的表象。這種幻覺能有效轉移人們對現實問題的關注,讓他們感到安全、驕傲和充滿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閱兵成為一種有效的心理麻醉劑,讓民眾沈浸在虛假的強大感中,從而忽視現實中的困境和政權的弊端。
總而言之,極權體制下的閱兵不僅僅是“看”的儀式,更是“體驗”和“內化”的工程。它通過制造情感共鳴、壓抑個人思想、重塑歷史記憶和營造強大幻覺,最終實現了對民眾精神世界的全面控制。
二、“9•3閱兵”是精神控制下的準宗教儀式
我把“9•3閱兵”理解為一種精神控制的宗教儀式,不僅僅是因為它展示了軍事實力,更是它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儀式,系統性地重塑民眾的精神世界。
在極權體制下,閱兵儀式與傳統宗教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將政治權力轉化為一種信仰,將領袖神聖化,並將個體意識徹底淹沒在集體之中。

傳統宗教通過宏大的儀式、聖歌和共同的祈禱來創造神聖感,使信徒感到與神聖力量相連。閱兵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網絡圖片
(一)制造神聖感和集體狂熱
傳統宗教通過宏大的儀式、聖歌和共同的祈禱來創造神聖感,使信徒感到與神聖力量相連。閱兵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
宏大場面和音樂: 閱兵的規模極其龐大,配以磅礴的音樂和激昂的口號,營造出一種超乎尋常的莊嚴和崇高感。這讓觀眾感到自己是某個偉大、永恒事業的一部分。
領袖的神聖化:權力的中心人物,即領袖,在閱兵中被置於至高無上的位置。士兵們高呼口號、目光專注,向領袖致敬,這是一種世俗的朝拜。這種儀式化的崇拜,將領袖從一個凡人提升為不可質疑的神聖存在。
(二)泯滅個性與強化絕對服從
傳統宗教要求信徒放棄個人意志,服從神聖的教義和教主的指導。閱兵儀式也通過高度的紀律性和統一性來達到類似的目的:
絕對的整齊劃一: 閱兵方陣中的士兵,無論是步履、姿態還是表情,都要求做到完美的統一。這種“去個性化”的過程,旨在將個人從一個獨立的個體,轉變為一個巨大、統一的機器上的螺絲釘。
集體意志壓倒個人:在這種儀式中,個人的思想和自由意志變得毫無意義。唯一被允許存在的,是服從集體的絕對命令。這向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個體的價值在於融入和服從集體,而非獨立思考或自由表達。
(三)儀式化的洗腦和記憶重塑
宗教儀式通過反覆的誦經和教義宣講,來固化信徒的信念。閱兵也以類似的方式,利用反覆的視覺和聽覺沖擊,來塑造民眾的集體記憶和價值觀:
固化官方歷史敘事: 閱兵中展示的武器、象征物和歷史片段,都在反覆強調政權所認可的“光榮歷史”。通過這種方式,閱兵重塑了民眾的集體記憶,將政權的敘事內化為他們的常識。
情感的操縱:閱兵所激發的自豪感、興奮感和民族主義情緒,是強有力的精神麻醉劑。在歡呼和激昂的情感中,人們很容易忽略現實中的問題,將自己的命運與政權的命運緊密相連。
三、“9•3閱兵”是極權體制下的服從性訓練
閱兵過程中對受閱者要求的整齊劃一,和對檢閱者的絕對服從,正是極權者對屬民進行服從訓練的核心體現。
(一)制造“機器”:泯滅個體的服從性訓練
閱兵要求受閱者每個動作都精準無誤,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就像一台龐大機器上的齒輪。這種訓練不僅僅是為了展示軍事實力,更是一種心理上的塑造工程。受閱者被訓練成沒有個人思想、沒有情感的“完美士兵”。他們不能有自己的表情、不能有自己的節奏,必須與集體完全同步。這種訓練有意地剝奪了個體的人性,使他們習慣於將自己的意志完全交出。當所有人都以同樣的姿態、同樣的動作,在同一時間執行命令時,服從本身就成為最高的美德。這種儀式化的訓練,將對命令的絕對執行內化為一種本能反應,讓服從成為一種無需思考的條件反射。
(二)儀式化的權力灌輸
在閱兵中,檢閱者和受閱者之間形成了一種極端的權力關系。檢閱者通常是極權體制的最高領袖,他在閱兵過程中扮演著“至高無上”的審視者。士兵們對他的絕對服從和敬禮,是一種宗教般的崇拜儀式,它將領袖從一個凡人提升為神聖的象征。士兵們通過整齊劃一的動作向檢閱者致敬,這不僅僅是軍事禮儀,更是對權力中心無條件服從的公開宣誓。這種儀式反覆強化了“權力在頂端,服從在底部”的等級結構,讓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位置。
(三)把軍事紀律推廣到社會層面
閱兵中的服從訓練,其影響遠超軍隊。極權體制希望通過這種儀式,把軍事紀律和服從的價值觀推廣到整個社會。閱兵中的士兵被塑造成“完美的榜樣”,他們的整齊和服從被廣為讚揚。這向所有公民傳遞了一個信息:這種無條件的服從精神,正是國家所需要的“理想公民”特質。當一個社會習慣了對權力的無條件服從,當個體習慣了將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融入集體,那麽極權體制對社會方方面面的控制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總而言之,閱兵不僅僅是展示力量的政治秀,它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精神控制儀式。通過對受閱者進行服從化訓練,極權體制系統性地向整個社會灌輸了“無條件服從、泯滅個性”的價值觀,從而為其長期統治奠定基礎。
2025-09-04
轉載自《民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