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烏克蘭戰爭的外交、軍事與政治動向繼續在歐洲、美國及俄羅斯間迅速演變,各方在停火、和平框架、防務採購以及領事館爭端等多個層面釋放出新的信號。
俄烏前線繼續劇烈拉鋸,俄羅斯稱”推進速度加快”
俄羅斯方面表示,其軍隊在烏克蘭東部多個方向推進。俄羅斯國防部稱,部隊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取得新的進展,並控制瓦休基夫卡村。烏克蘭部隊稱其正在阻止俄軍對波克羅夫斯克和米爾諾赫拉德發動新的進攻。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比什凱克指出,俄軍在烏克蘭的推進速度正在加快,並強調俄方目前掌控的烏克蘭領土已超過19%。基輔則強調,俄方的推進伴隨着巨大傷亡。
普京還表示,美國和烏克蘭在日內瓦討論的和平計畫草案版本已交給俄方。俄方“總體同意”該框架可作為未來協議的基礎,但仍有問題需要討論。他重申,若歐洲希望俄羅斯作出不開戰承諾,俄方願意提供相應保證。同時,他再次強調,烏軍必須撤離所控制的地區,否則俄方將“以武力方式實現這一點”。
烏克蘭財政壓力巨大,急盼歐盟動用俄資產作擔保
在戰場壓力加劇的同時,烏克蘭的財政狀況依然吃緊。烏克蘭財政部指出,即便已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方面的初步支持,“及時、大規模、優惠和類似贈款形式的外部融資仍至關重要”。基輔日前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一項為期四年、價值82億美元的工作人員級別協議,但仍須基金董事會批准。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烏克蘭未來四年財政缺口約為1366億美元,其中2026到2027年缺口約630億美元。烏方官員稱,今年每天作戰成本高達約1.72億美元,較去年明顯上升。
烏克蘭外長西比哈呼籲歐盟批准以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作為擔保,為烏克蘭提供1400億歐元貸款。他強調,烏方希望獲得有關“賠償貸款”的積極結果,並認為動用俄資產具有實際意義。烏方也希望歐洲擴大資助購買美製武器的計畫。
然而,歐盟內部爭議擴大。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警告稱,若歐盟將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用於擔保,該舉措可能被視作“沒收”,從而推高成員國融資成本。該機構目前在比利時託管約1850億歐元俄資產,另有約250億歐元被凍存在歐盟多國。比利時政府已要求確保不會讓布魯塞爾單獨承擔相關風險。
澤連斯基推動美方和平框架,烏國內認為改革空間有限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重申,他願意推動美國提出的結束戰爭的框架,並願就其中具有爭議的部分與美國總統直接磋商,前提是歐洲盟友參與談判。烏克蘭同時承諾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作,通過提高透明度、打擊逃稅等措施增加國內預算收入,但烏方官員認為可改善的空間有限,尤其稅務改革“相當難以執行”。
自2022年2月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已獲得來自西方超過1600億美元的財政援助,而國內預算收入則主要用於維持軍隊。
歐洲東翼加強防務採購,羅馬尼亞大規模購買法制防空系統
在烏克蘭以西的歐洲東翼國家也在加速加強自身防務。羅馬尼亞宣布,將通過歐盟多國聯合採購協議購買超過6.26億歐元的法國“西北風”便攜式防空系統,包括231套系統、934枚導彈以及相關訓練、模擬器和後勤支持。羅馬尼亞與烏克蘭接壤650公里,自俄軍在多瑙河對岸發動攻擊以來,無人機多次闖入或墜落在羅馬尼亞境內。
目前羅馬尼亞已裝備F-16戰機、愛國者系統、海瑪斯火箭炮、“獵豹”防空炮等,並計畫與基輔合作生產無人機,且準備部署來自美國的“Merops”反無人機系統。
土耳其與多方接觸但堅持停火必須優先
在區域外交層面,土耳其國防部明確表示,在討論法國、英國與土耳其可能組建的“部隊”前,俄烏雙方必須首先停火。安卡拉稱其願意參與相關部署討論,但“作戰模式與任務授權須事先明確”。
俄波領事糾紛加劇,雙方互相關閉領事館
外交領域同樣出現緊張局勢:俄羅斯外交部宣布,將於12月底撤銷波蘭駐伊爾庫茨克領事館的運營許可,以回應波蘭此前要求俄羅斯在12月23日前關閉其在格但斯克領事館的決定。俄方已向波蘭大使遞交照會。
美國內部因和平方案泄露錄音引發巨大反響
大西洋彼岸的華盛頓,圍繞美國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與俄方高層通話錄音外泄事件,爭議持續升級。錄音顯示,威特科夫曾建議俄方如何向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推介和平方案。此事引發華盛頓強烈反響,多名共和黨議員罕見嚴厲批評白宮,擔心相關框架會迫使基輔接受對莫斯科有利的條款,其中包括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確認俄方控制烏克蘭約五分之一領土,以及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等。
特朗普則公開表示和平進程正在取得進展,並聲稱莫斯科已作出讓步。他透露,威特科夫將在下周訪問莫斯科,賈里德·庫什納也將參與有關工作。
俄方重申不會讓步,克里姆林宮稱和平仍“為時過早”
面對美國內部爭議,俄羅斯態度更加強硬。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強調,莫斯科不會在關鍵問題上作出重大讓步,並表示錄音泄露是一種破壞和平努力的“混合戰行為”。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則表示,目前距離任何和平協議仍然“為時過早”,強調對俄方核心立場不可能讓步。
俄羅斯認為,西方在蘇聯解體後擴張北約、侵入俄勢力範圍是當前衝突的根源。而烏克蘭及其歐洲盟友則持續強調,俄方行為屬於“帝國式領土掠奪”,不應獲得任何回報。
轉載自《法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