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大反對派團體基民盟/社民盟正在放棄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期間的對中國務實立場,聲稱通過貿易維持和平已經失敗。
政客Politico新聞網3月26日發自柏林的報道稱,對於在默克爾執政16年中推行與中俄和睦以及經濟相依戰略的德國保守黨來說,這是一個顯著的路線改變。莫斯科對烏克蘭的入侵及北京在亞洲和其他地區在經濟和政治上日益咄咄逼人的立場,刺激了這一轉變。
經濟換和平失敗
根據政客POLITICO看到的一份立場文件草案,德國保守派表示,通過經濟合作“維持和平”的想法”就俄羅斯而言已經失敗,而對中國來說,也越來越失敗”。這份22頁的文件將由德國聯邦議院的中右翼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議會黨團在復活節前後通過,其中概述了該聯盟新的中國政策的要點。
在俄羅斯大規模入侵烏克蘭之後,世界秩序發生了變化,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去年宣布了德國安全政策的轉折點(Zeitenwende)。特別是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和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都強調,德國需要一個全面的中國戰略,這個想法在組成朔爾茨政府聯盟的協議中已經提到。上述兩個部委制定了兩個不同的草案,但一個全面的戰略還沒有出現。
基民盟外交政策議員約翰-瓦德福爾(Johann Wadephul)說:”我們今天有些驚訝地意識到,這也是我們編寫和提交這份文件的原因,那就是,德國政府在關鍵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已經大大落後了。
擺脫親北京立場
這份立場文件的前言指出,”對於所有尋求維護、加強和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國家的來說,共產主義中國的崛起是21世紀的歷史性挑戰的核心”。“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說,他們對與朔爾茨政府建立”全國共識”持開放態度”。該議會黨團認為,“這一共識應被納入國家安全戰略和歐洲對中國戰略”。
德國與中國的關係是以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制定的、現德國政府的聯合協議中的三要素描述的。根據這一戰略,這個亞洲國家被視為合作夥伴、經濟競爭者和系統對手。
然而,基民盟/基社盟的文件說,“對中國的政策應該擺脫務實、親北京的立場,特別是在貿易方面”。文中說:”我們不應該視而不見中國主動改變平衡,並明顯將兩國關係的核心推向系統性競爭這一事實。
鑒於在默克爾領導下,長期以來,德國保守派聯盟傾向於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經濟合作和政治靠近。這種堅持惹人注目。例如,在離任前,默克爾推動了一項重要的歐盟-中國投資協議,儘管後來由於北京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該協議基本上被歐洲議會所凍結。
約翰-瓦德福爾說,我自我批評地說,對基民盟/基社盟而言,這意味着,在經歷了16年的執政期後,對中國的政策採取某種新的態度。
大轉折
該文件也呼籲讓德國形成一個“對中國政策的轉折”(Zeitenwende in China policy),結論是,無論中國在哪裡尋求和強迫競爭,德國都應該”以能力和實力應對”;應該建立自己的復原力和防禦能力,與利益和價值觀夥伴建立並擴大聯盟和夥伴關係;並只有當中國以公開、透明和可靠的方式接受合作的地方,表現出與中國合作的意願。
德國基民盟/基社盟的文件還呼籲制定歐洲對中國的戰略,並與歐盟的鄰國建立”歐洲中國事務理事會”,以加強合作。加強對等性以及歐洲和德國的主權也是一個核心要點。
基民盟/基社盟的文件呼籲制定歐洲對華戰略,並與其歐盟鄰國建立”歐洲中國事務理事會”,以加強合作。一個核心點也是加強與中國和對等和歐洲及德國的主權。
不脫鉤
該文件還說,”從德國和歐洲的角度來看,與中國脫鉤既不現實也不合適”。
為了更好地抑制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性,該文件建議在德國聯邦議院設立一個專家委員會,每年提交一份關於貿易、技術、原材料和外貿依賴性的”中國資產負債表”,總體目標是制定一個“減少風險”的戰略。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