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畢尼 (Federico Fubini) ,義大利《晚郵報》特約編輯
普羅科彭科 (Alexandra Prokopenko), 俄羅斯央行前顧問, 柏林「東歐及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非常駐學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最新預測,今年俄羅斯的經濟成長速度將超車德國、英國,而與法國、義大利並駕齊驅。在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七國集團主導維持並強化對普丁政權的嚴厲國際制裁;但在歷經一年多的制裁之後,俄羅斯的經濟卻與其中四國比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與說好的計畫不符。去年春天,當普丁滿心希望迅速取勝時,西方領導人認為可以用經濟和金融武器壓垮俄羅斯。2022年4月初,時任義大利總理的德拉吉 (Mario Draghi) 在力挺制裁俄羅斯能源出口時說,人們必須在和平與空調之間做出選擇,正足以體現這種信念。
幸運的是,美國及其盟國儘管對制裁有效度抱持信心,但並沒有因此而不提供烏克蘭武器和其他援助。外界最初預期,凍結俄羅斯在國外持有的外匯儲備、對俄羅斯銀行與個人施加嚴格限制,以及中斷技術和原物料貿易,將導致俄羅斯經濟崩潰,進而可能迫使普丁放棄其「特殊軍事行動」。在俄軍入侵後不到兩個月後,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俄羅斯經濟萎縮將在2022年達8.5%,今年達2.3%。
但此後,IMF卻持續上修2022年和2023年俄羅斯GDP預期,累計達9.4個百分點。這不單單只是預測錯誤,而是反映出西方高估自己控制國際貿易及世界經濟其他關鍵層面的能力。事實是,西方國家不再主宰全球化。此外,大多數西方政府遲遲沒有意識到,修正主義威權政權並不總理性地把經濟考量放在首位。
普丁不顧物質和人力成本,繼續推動俄烏戰爭;這雖然讓俄羅斯經濟精英感到震驚,但他們卻沒有試圖遏制他。事實上,儘管俄羅斯寡頭私下對外透露厭惡普丁的政策,但依然配合普丁及其戰爭機器。這並不足為奇,因為克里姆林宮和寡頭的關係是建立在一種消極忠誠基礎之上,這已成為當今俄羅斯的典型特徵,也是制裁時代俄羅斯與西方企業關係的典型特徵。
處處是漏洞
針對經濟制裁影響力的樂觀預測何以站不住腳,我們現在知道原因了。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擴大採購俄羅斯石油,而西方民主國家的企業則加強進口這些新興經濟體以俄羅斯石油生產的石油產品。
中國現在成了俄羅斯的主要貿易夥伴,供應半導體、無人機和其他軍民兩用技術。土耳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哈薩克、亞美尼亞和其他前蘇聯國家充當西方出口商和俄羅斯之間的「中間人」,從智慧手機到機床無所不賣,藉此發家致富(俄羅斯進口量在戰爭初期幾個月崩跌43%,但到2022年11月基本上已恢復到戰前水準)。
同樣的,部分國家因為既得利益,阻撓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的關鍵產品,例如鑽石、鋼鐵。事實上,部分歐盟國家去年的俄羅斯鋼坯半成品進口量還倍增,用來彌補遭俄軍摧毀的烏克蘭馬立波鋼鐵廠產量。
此外,在整個戰爭期間,某些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主要金融管道保持暢通無阻。例如,儘管歐盟幾乎停止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 (Gazprom) 進口天然氣,但卻未切斷與該集團旗下的銀行業務往來。名列俄羅斯銀行業第三大的「天然氣工業銀行」 (Gazprombank) 仍在歐洲央銀的監督下,於賽普勒斯繼續運營。
無恥利潤
此外,自俄羅斯2014年非法吞併克里米亞、支持烏東頓巴斯地區分離主義分子而首度遭制裁以來,部分西方企業向自己國家展現出消極忠誠。總體而言,他們遵守西方政府的限制,但有些公司找到繼續與俄羅斯企業合作營利的方法,甚至把產品賣給與俄羅斯軍工業有關的公司。
舉例來說,上個月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的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重罰微軟合計330萬美元,理由是微軟一家子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與兩家受制裁的俄羅斯企業進行交易,其中一家俄商參與建造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的刻赤大橋,另一家俄商參與生產俄羅斯軍艦。
最近一起案例則是義大利大型煉鋼精密機床供應商Danieli。在遭媒體踢爆其子公司曾於去年8月向俄羅斯財團Severstal提供煉鋼技術之後,該公司今年4月下旬才宣布完全撤出俄羅斯,距離俄烏戰爭開始已有14個月。(Danielli否認有任何不法行徑,也稱未涉及法律訴訟。)
Severstal是大型鋼鐵集團,廣被認定是俄羅斯潛艇、軍艦和裝甲車製造商的主要供應商。該公司大老闆兼大股東是俄羅斯富豪莫達紹夫 (Alexey Mordashov) ,在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就被列入西方國家制裁名單中。
另外兩家上市公司,美國石油供應商SLB和義大利水泥製造商Buzzi Unicem,則利用漏洞繼續經營俄羅斯子公司。任何按當地法律在俄註冊成立的公司都不需要遵守西方法規,因此SLB和Buzzi Unicem的作為完全合法,而且非常有利可圖。
去年兩家公司的俄羅斯子公司的營業額都大幅成長,主要可能歸功於西方競爭對手已自願退出。兩家公司都提供俄羅斯關鍵產品,而就石油而言,更是俄國的戰略收入來源。(一如Danieli,SLB和Buzzi Unicem都否認有任何不法行徑,也不會在各自國內面臨法律訴訟。)
此外,俄羅斯制裁國際工作小組的最新報告,提出在用以攻擊烏克蘭的俄羅斯飛彈和無人機當中,發現西方製晶片的問題。
報告稱,「俄羅斯飛彈和無人機上配備有支援(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的外國製微晶片,藉以引導至選定的目標」,而「包括Linx Technologies、高通和STMicroelectronics等外國公司,據稱都繼續製造支援GLONASS的微晶片,並透過無數空殼公司出售給俄羅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上述公司都位於美國,只有由法國和義大利政府共同控制的STMicroelectronics例外。
需要澄清的是,沒有證據顯示西方微晶片在去年2月之後仍然被賣給俄羅斯,相關公司也未被控規避制裁。但這些晶片製造商可以快速而輕易地變更晶片的某些特性,以避免被用於俄羅斯武器上。
眾多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只是一小部分的案例。該報告建議民主政府針對從俄羅斯子公司賺取利潤的西方公司加倍徵稅,同時建議將這些收入交給烏克蘭。
整體而言,法律漏洞、企業投機取巧、政府優柔寡斷、西方國家受工業遊說團體影響,以及新興經濟體不配合,在在都削弱了制裁的影響力。但我們不能就這樣說制裁失敗了,事實上,我們更應該擴大和強化制裁制度,使其更難以規避。(系列二之一)
(翻譯:吳巧曦,責任編輯:楊淑華)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