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4月至6月)和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3%和5.5%。雖然這兩個數字相對於世界主要國家的成長率來說,都是很高,但是內部與外部的反應並不那麼樂觀。日本主要媒體包括日本經濟新聞,普遍使用「減速」、「鈍化」、「通縮憂慮(デフレ懸念)」等用詞, 給予負面評價。
特別是有關《第二季成長6.3%》的公布,許多媒體與有識之士指出,這是與「新冠疫情的封鎖期之全國經濟活動陷於最困境的去年同季之經濟狀況」相比,而使數值變得很高,實際並沒有反映現在的經濟狀況。更且,第二季與前期成長率之增加相比,只不過微增0.8%。因此一般的看法是:從這個數字可閱見,中國經濟的實際狀況,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驟然萎縮的稅收顯示經濟大衰退
那麼,今年上半年的「5.5%成長率」的實際情況又如何呢?7月19日,中國財政部公布今年上半年國家財政收入相關數字,某種程度可以看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
眾所周知,中國財政部必須根據稅收來編制預算,提供的稅收數字比造假浮誇的慣犯─國家統計局所發布的數字,更加可信。
中國財政部的數字如下:(1)今年上半年的國內消費稅稅收為8272億元,較去年同期是減少13.4%。(2)企業所得稅為2兆686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4%。(3)個人所得稅為780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6%。(4)關稅收入為125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6%。(5)車輛購置(購買)稅為132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6%。(6)證券交易印花稅為11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0.7%。(7)是稅收外之收入的《國有地使用權讓渡收入》為2兆423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3%。
這些數字顯示出來的重點是,《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成長均為負數,這意味著企業整體業績相當糟,並且個人收入也在減少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因為消費也冷卻了,這就導致個人消費稅的收入減少。
其中,「車輛購入稅」的減少特別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反映出汽車市場的冷卻,從這裡自然可以知道汽車產業的不景氣,但這個影響範圍很廣泛的汽車產業的傾斜會對整個中國經濟造成巨很大的打擊。
關稅的大幅減少,自然意味著進口、出口的大幅減少。在這當中,中國經濟的牽引力之一的出口減少,就成為拖垮經濟成長的重要負面因素。
國有地使用權讓渡收入超過21%的快速減少是致命傷。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開發業陷入了重大衰退,同時也顯示出各地方政府正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
綜觀2023年上半年的情況,中國的企業所得和個人所得都減少了,消費低迷導致汽車銷售不振,出口下滑。甚至支撐經濟的主要支柱——房地產開發業也陷入大衰退。這已是很清楚的狀況。
儘管如此,國家統計局卻宣布「上半年成長率為5.5%」,對照財政部的數據,可以斷言,這是個謊言。換句話說,未來支撐中國經濟的不是房地產業,也不是汽車產業,而是「國家統計局」。
不斷下滑的房地產市場
從財政部公布的一系列相關的稅收數字中,可以詳細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實際上,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6月,其經濟情況是更進一步惡化,已經可以說符合「大蕭條(日語為大不況)」這個用語的現況。
先看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根據7月1日由《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字顯示,6月中國100個城市的新建住宅之平均價格為每平方公尺是1萬6179元,與上個月相比,是下降了0.01%,與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了0.16%。在各地方政府實施「禁止降價令」的情況之下,住宅價格下降的幅度雖然很小,但已連續14個月下降,這就表明了房地產市場是持續下滑的。
同樣的在7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了與6月房地產市場之銷售業績相關的數字。在被稱為「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這四個巨大城市中,不動產成交易的面積與去年同比平均下降了27%,其中,廣州的跌幅最大,下降了48.5%。而武漢、南京、青島、成都、西安等「二線城市」的情況,6月的銷售面積則平均下降了48.5%。
6月30日,克而瑞中心(民間研究機構)公布了與房地產市場之動向有關的另一個統計數字。根據數據顯示,6月,中國「百強房企(這是銷售收入排名前100名的大型房地產開發)」的總銷售額為5267.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8.1%。
同樣地,在6月30日,諸葛數據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全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用地的供給面積為4504.6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3.3%。
從這一系列數字中可以清楚看出,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在崩解之中,並且隨之而來的就是被稱為「中國經濟支柱產業」的房地產開發業的崩潰正在加速之中。
貿易持續縮小
7月13日,中國稅務總署公布了6月的進出口數字。對外出口如果以美元來計算的話,與去年同期相比是下降了12.4%,進口則下降了6.8%,這均是超乎預期的減少。
進口大幅減少自然顯示出《國內消費》和《生產需求》的低迷,但與此同時,「出口下降12.4%」,如果與從5月下降7.5%相比,其下降是更加擴大,成為自2020年2月以來最大的跌幅。與固定資產投資相並列,「對外出口」是支撐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但現在正在崩潰中。
7月1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與去年同期比下降了5.4%。這是自2015年12月以來的最大的下滑,也是連續9個月的下降。
以日本為例,6月的企業物價指數(亦即生產者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是上升了4.1%,但相對的,中國卻「下降了5.4%」。這無疑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陷入了「通貨緊縮性(deflation)的大蕭條」。事實上,讀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通貨緊縮表示在市場流動的貨幣減少,這會使產品的價格相對便宜,進而使企業營收減少,造成利潤減少,進而產生裁員或破產的情況,導至失業擴大,社會不安。與此同時,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是持平的,但與上個月相比則下降了0.2%,這表明消費的低迷依然在繼續當中。
從六月一連串的經濟數字當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嚴峻現況。在消費持續低迷當中,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崩潰,經濟成長的支柱=房地產產業是正在崩潰之中。同時,另一個經濟成長引擎——對外出口已完全失速,而連續下降的生產者物價指數更加加速了通貨緊縮─景氣惡化的顯現。
整個六月的中國經濟,其實正呈現出全面崩潰的情況。
北京大學副教授對失業率的質疑
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失業率的擴大是無可避免的。7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6〜24歲青年層的失業率是21.3%」的數據,再次震驚了世界。
以日本為例,同年齡層的青年們的完全失業率最多只有4%左右,而中國的失業率是日本的約5倍,這確實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異常高失業率。
但是,問題在於,對於政府公佈的這個高失業率,就有專家對其提出質疑,認為「它可能低估了失業率」。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前述的失業率之後,中國著名的經濟媒體《財新網》於當天下午刊登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張丹丹副教授「青年失業率可能被低估」的文章,而引發了國內外廣泛的討論。
張丹丹在文章中指出:根據他們的研究團隊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所進行的實地調查結果,而對政府所公布的青年層失業率提出了質疑,而她所質疑的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今年3月的青年層失業率。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今年3月的青年層(16〜24歲)的失業率為19.7%,但張丹丹在她所領導的團隊所進行的調查和對政府公佈的一系列相關數字加以分析的結果,就對此提出了「它可能低估了失業率」的疑問。
青年層失業率暴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今年3月之數據,全國都市地區的16〜24歲人口約9600萬人。其中,國家統計局所計算的就業人口不到3200萬人,僅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的程度。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估算,這個年齡層的就業人口中有630萬人失業,因此,失業率正好為19.7%(630/3200=19.7%)。
但是,問題在於以下幾點。根據上述的計算,在9600萬人的16〜24歲城市人口中,占三分之二的6400萬人被視為是「非就業人口」。但是,張丹丹的論文則是查證教育部所公佈的數據,在查證後她發現,當前中國16〜24歲人口中,實際接受教育的在校生有4800萬人。這樣一來,這6400萬人中實際上包括了已經完成教育而並不再在校的1600萬人,亦即這1600萬人被國家統計局算為「非就業人口」。
但是,張丹丹的論文指出:這1600萬的《非在校生》本來就不是《非勞動人口》,而是應該列入《勞動人口》的。
另一方面,根據張丹丹的團隊調查結果顯示,這1600萬的「非在校生」本來是應該被視為「就業人口」,但在實際上他們是變成了所謂的「失業青年」,並未進入勞動市場,而在實際上是處於失業狀態。因此,如果將這1600萬青年計算在失業者當中,那麼今年3月的16〜24歲人口失業率實際上為2230萬人(1600萬人+630萬人)/4800萬人(1600萬人+3200萬人)= 46.5%。
實際狀況相當悲觀
以上是張丹丹所試算的今年3月青年層失業率,但是其中存在著一個問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述一系列數字均為「都市地區數字」,而張丹丹自己計算失業率的根據是「1600萬名的非在校生」,但是這個數字本來是應該包含農村地區的年輕人才會更正確,但並未包括在內,因此「失業率46.5%」的數字並不能說是完全準確。
如果假設所謂的「1600萬名非在校生」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都市地區,由於都市地區的青年失業人數不是國家統計局的「630萬人」,而是應該超過1100萬人。如此一來,今年3月的都市地區青年層的失業率應該在35%左右(1100/3200=34.3%)。
即使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所公佈的數字,在6月的失業情況也是比3月更加惡化的,所以目前在中國的城市地區的16〜24歲人口中,「3個人中有1個人失業」可以說是確定無疑的事實。
從這種前所未有的失業擴大的慘況來看,不僅僅是中國經濟陷入了大蕭條,而且似乎不得不說是應該已經處於崩潰之中。長期以來一直被討論的「中國經濟崩壞」目前正在成為現實。
轉載自《銳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