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突襲,突破加薩走廊(Gaza Strip)和以色列邊界,在數千枚火箭轟炸與燒殺擄掠之後,以色列逾1300人死亡,數百名人質被俘。
針對這場震驚國際的突發暴力事件,以色列誓言復仇,正式向哈瑪斯宣戰,以色列國防軍速以重炮轟擊加薩走廊哈瑪斯據點,集結數十萬大軍整裝待發,戰況升級,如火如荼。
中國對這場以巴衝突從未明確譴責侵略者哈瑪斯。10月8日,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公使瓦克斯(Yuval Waks)表示,以色列原將中國視為朋友,期望看到中國對巴勒斯坦哈瑪斯更強烈的譴責,強調「當人們在街上被謀殺、屠殺時,現在不是呼籲『兩國方案』的時候。」
回顧歷史,中共於1980年代內憂外患之際逐漸對以色列示好,並且於1992年建交,其後中國支持「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劃定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和加薩走廊(Gaza Strip)為巴勒斯坦建國範圍,冀與以色列和平共存。
然而,「兩國方案」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內部皆受到極大爭議。例如以色列不少極右派政黨極力反對,並且根據錫安主義原則主張聖地全境都是以色列領土,反對割讓任何土地;巴勒斯坦控制加薩走廊的哈瑪斯主張消滅以色列,長期接受伊朗和卡達資助的哈瑪斯作風激進,連部分阿拉伯國家也與之保持距離。
簡而言之,在此以哈雙方劍拔弩張的時刻提議討論複雜的「兩國方案」,不僅顯然時機不宜,猶如不切實際的高調,更像是扯以色列後腿。
「一場到家裡謀殺的恐怖襲擊」
10月9日,以巴衝突成為中國外交部記者會焦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迴避譴責哈瑪斯,強調中國「始終是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我們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當前最重要的是儘快停火;並且在會中重申,解決以巴衝突循環往復的出路在於恢復和談、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德國之聲》10月10日引述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以中政策研究中心(The Diane & Guilford Glazer Israel-China Policy Center)研究員及副主任拉維(Galia Lavi)表示,「這是一場到家裡頭謀殺老人、婦女、孩童和嬰兒的恐怖襲擊,並不是單純國與國之間的衝突。」認為中國提議「恢復和談、落實『兩國方案』,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通過政治方式實現全面妥善解決」不僅是對局勢完全缺乏理解,也絕非從「聲稱是我們朋友的人」那裡所期待的訊息。
拉維指出「患難見真情」,在有需要的時候才能看出真正的朋友,如今美國強烈譴責哈瑪斯暴行,並向中東派出航空母艦保護以色列,「而中國呢?」
《德國之聲》引述英國倫敦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atham House)中東及北非部助理研究員阿布杜(Ahmed Aboudouh)分析,中國想透過維持在以巴之間的平衡關係,樹立負責任大國的立場與形象。然而從以色列的反應可以看出,北京再次深陷中東衝突的交叉火力,中國在中東甚至一帶一路框架下「零敵人」政策受到嚴酷檢驗。由於哈瑪斯受到中國夥伴伊朗的大力支持,更是以色列宿敵,中共在這場衝突無能安撫以色列,也難以反對哈瑪斯,立場極為尷尬。
更尷尬的是,今年3月中國才剛宣布撮合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兩國同意復交,隨後又派中東問題特使穿梭在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間,企圖展現調解以巴問題之姿態與能力,想在中東再擊出一記外交安打,與美國搶佔話語權之意昭然若揭,如今卻進退兩難。
中國發動「兩國方案」訊息戰
《路透社》10月10日報導,從中國宣布撮合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兩國同意復交,顯見北京想積極卡位中東外交,然而對哈瑪斯突襲以色列這種重大事件卻輕描淡寫,正如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中國與中東關係專家費蓋羅亞(Bill Figueroa)所言,如此當然會戳破中共所謂「中國是中東要角」的宣傳論調。
在被以色列批評幾天之後,中共老調重彈,10月12日中國中東問題特使翟雋致電以色列外交部亞太事務副總司長哈帕茲(Rafael Harpaz),呼籲停火並以「兩國方案」為基礎恢復和談。
根據報導,翟雋此前已分別致電埃及與巴勒斯坦外交部,重申以巴衝突循環不斷,癥結還是遲遲未能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呼籲「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巴以和平共處」。然而翟雋此舉倒像是在串連埃及與巴勒斯坦當局等反以政權,而非調停行動。
10月12日當晚中國外交部發布訊息指出,中共外事辦主任暨中國外長王毅也表示,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核心,「癥結點在於一直沒有還巴勒斯坦人民一個公道」。王毅指出此次衝突極為慘烈,再次證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出路在於儘快恢復真正的和談,「實現巴勒斯坦民族的正當權利」,呼籲召開更權威、更有影響力的國際和會,以「兩國方案」為基礎推動國際社會達成更廣泛共識,並為此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
至此可見,「譴責暴力但不點名哈瑪斯」、「為巴勒斯坦抱不平」以及「兩國方案」,成為中共因應這場以巴衝突的基調,而且迅速在網路平台與新聞網站掀起訊息戰,其中又以多國呼應「中國領銜主張回到兩國方案」為甚。
中共雖然未站在以色列這邊,仍顯得扭捏作態,態度不太乾脆,其來有自,畢竟以色列的尖端科技以及貿易對中國相當重要。根據《彭博社》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和以色列雙邊貿易總額約達221億美元,台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國家安全研究所今年6月的論文則指出,包括微晶片(microchip)在內的電子元件,超過以色列對中國出口的半數——在美國對中國科技貿易制裁壓力下,以色列的高科技貿易對中國特別重要。
然而也許覺悟到以色列與美國等盟國對中共伎倆已經看破手腳,10月20日王毅與馬來西亞外長贊比里(Zambry Abdul Kadir)通電話乾脆明說,並且公告周知,強調「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國際法一邊,站在廣大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正當訴求一邊。」
10月7日迄今短短兩週,泥菩薩過江的中共急於在國際外交逞能,不料在錯綜複雜的中東問題愈陷愈深,猶如步入流沙,恐怕難以善終。
※作者為鉅石智庫創辦人,著有《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台大政治系畢業、美國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高階管理課程結業。
轉載自《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