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1986年5月,王安時找到我,說張家林向他推薦了一個人才,說「這個人筆頭上非常來得」。張家林和王安時是科學院自動化所的同事,當時是中國自動化技術公司(後來的大恒公司)的總經理。他對老王說:「因為戶口、編製的限定,我們沒有辦法留用他。你們體製靈活,也許可以用得上。」
他說的這個人才,是曹務奇。
聽說是筆桿子,我非常感興趣。說:「好!帶他來見個面。」
當時我們還在四季青自選市場後面的小樓辦公。在那裏,我第一次見到了曹務奇。劍眉朗目、黑不溜秋、中等身材。沒有一絲文人的酸氣,倒有一股好漢的豪氣。一問,果然是從山東梁山泊來的。年齡小我一輪,也屬狗。
我把自己的講話和公司有關的一些文字資料交給他,說:「這樣,你先看看這些,再到公司內外、一條街上,到處轉轉。看到什麽,聽到什麽,想到什麽,隨便寫一篇什麽東西交給我。」
他很快就交卷了,有好幾頁,一式文字整齊、筆鋒剛毅的小楷。沒看內容,就看順了眼。寫的是四通跟中關村一條街上其他公司的比較。他總結出了十條不同,行文略顯拖沓,但言之有物,幾乎每一條都有點睛之筆,果然是個人才。
我立刻想到了安排他的合適的崗位。對他說:「公司剛辦了一個刊物,叫《四通人》。只有一個趙莉筠在做編輯,力量單薄了些。現在你來了,可以先把這件事情做起來。」
他欣然從命。就這樣,曹務奇任《四通人》主編,趙莉筠任常務編輯。
1986年6月9日,第一期《四通人》出版了。刊頭「四通人」這三字,是我用毛筆題寫的。我還寫了幾句非常簡短的發刊詞:
我們在獻身於一種事業——改革的事業;我們在創造一種形象——改革者的形象。四通奉獻給社會的,不僅是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公司文化。這一文化最集中的表現是他所造就的人——四通人。這就是我們刊名的由來。
四通人是有開拓精神的,因此《四通人》應該是敢於開拓、有獨創性和進取精神的。
四通人要遵循三高原則,《四通人》要反映出這種高境界所創造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四通人提倡公平競爭,《四通人》要為這種競爭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環境。
四通人有一個困難的但是堅定不移的目標——成為中國的IBM 。 《四通人》要記錄下這一艱難歷程中的每一個堅實的步伐。
《四通人》要與四通人一起成長、發展,成為改革大業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許多年後,公關部的李一川曾撰文回憶那一段如煙往事:
那是一個充滿激情並令人血脈賁張的年代。自此,在那份創辦一年多且略顯稚嫩甚至寒酸的小刊物《四通人》上,我們撰寫了多篇文章,不遺余力地向外界鼓吹四通的理念和企業文化,也將小萬的企業觀和他的諸多超前意識詮釋傳達給四通人和社會各界。《四通人》無疑成為當時中關村企業中最有影響的一份內刊,它成為公司員工必讀之物,也成為京城各大媒體、諸多單位、個人乃至四通外地分公司每期必索之物。
曹務奇還主編了第一本印製精美的《四通公司》介紹。他從我的講話和文章裏摘錄了一些句子,印在這本畫冊裏。後來,這些文字被稱為「四通金句」:
自籌資金,是四通成功的源泉;
自由組合,是四通成功的動力;
自主經營,是四通成功的前提;
自負盈虧,是四通成功的保證。
後來趙紫陽多次提到:像四通這樣的民辦科技企業,是以「兩不」──不要國家投資,不要國家編製;「四自」──自由組合、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作為基本特征而建立和發展的。源出於此。
還有這樣一些句子:
四通人認為泥飯碗比鐵飯碗還鐵;
四通追求卓越而不追求完美;
四通用能人,不用完人;
四通不僅註重經濟效益,更註重社會效益;
四通認為金錢有誘惑力,事業才有凝聚力;
四通承認差別,鼓勵競爭;
四通提倡分層次的目標管理、提倡委托權力。
最後,是招兵買馬的廣告:
如果您願意加入四通的行列,我們歡迎您,您將同與您一樣優秀的人物共同工作……
在我離開四通許多年之後,老四通人有過一次聚會。據說,餐會上貼滿了這樣的句子。
曹務奇畢業於山東大學,後來是社科院馬列所的研究生。李玉的母親馮蘭瑞,恰好也是這個所的領導。四通錄用了相當一批文科人才,殷克是人大法律系的,曹務奇是社科院的。出身社科院的,後來還有談鋒、周舵、曹思源……他們的加盟四通,各有其精彩的故事。
他們在構建四通文化和闡述公司的經營理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看這些說法,許多年輕人可能覺得沒什麽特別的,因為都是現代管理學中的一些常識。但在那個年代,確實顛覆了許多傳統觀念,是從零到一的突破。
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是新加坡給中國企業家作EMBA的培訓。老師首先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大字:
金錢有誘惑力,事業才有凝聚力!
看到這裏,我心裏還是有一點小小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