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比爾曼自傳】第九章 愈禁愈來勁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談傳國璽印文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田牧筆談】烏魯木齊「七五事件」是一面歷史鏡子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淇園漫步】被掠奪的文化遺產應當物歸原主嗎?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比爾曼自傳】第九章 愈禁愈來勁 (一)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殖民地與殖民統治:中共在害怕什麼?

    【老陳時評】:獻忠又到狂潮習近平連任中國必成北韓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普丁被打臉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中共當局閉門庭審許志永「顛覆」案,被斥為荒唐「騙局」

    《蘋果日報》關閉一年後仍有七人遭拘押 / Hong Kong: One year after Apple Daily shutdown, seven still detained

    【老陳時評】:徐州鐵鏈女唐山打女人成為中共處理公共事件的流程

    八九六四,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澳大利亞齊氏文化基金會 2022 年第 15 屆推動中國進步獎公告(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香港才子倪匡的醒世恒言

    談傳國璽印文

    【北京觀察】鮑彤:護法•維權•愛國——讀《耄耋律師仍少年》

    【北京觀察】高瑜:永遠的張思之

    悼念張思之大律師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Internet Censorship 2022: A Global Map of Internet Restrictions

    獻給蘇菲的白玫瑰——反抗納粹終不悔

    如影隨形,奇幻人間—《彼得.施萊米爾的奇幻故事》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談傳國璽印文

    【香江寄語】:文明需要力量才能戰勝野蠻

    媽媽的墓冢

    湖邊清晨

    【香江寄語】:烏克蘭原野,悲情的大地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胡平論政】寫在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五十周年

    點起一根蠟燭(一)

    潘永忠談2021大型網絡漢藏民間國際紀念活動

    支持「中間道路」 堅持漢藏對話——全球藏漢民間共同紀念「3•10」抗暴運動記錄(一)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A Light in the Darkness – Announc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Liu Xiaobo’s Death

    Margarete Bause:我們不允許中共質疑人權的普遍性

    Roland Kühne:為六四和所有暴力受害者點燃蠟燭

    Adhere to the June 4th Spirit and Promote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Global Commemoration of the 33rd Anniversary of “June Fourth”

    彼提科夫一家言 烏克蘭與台灣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未分類

廖天琪:台灣和中國的對立,代表民主對抗極權、和平對抗霸道、文明對抗野蠻

田牧文 /田牧
2020 年 8 月 20 日
在 未分類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17發表聲明,支持商務部強化對華為的制裁措施。圖/擷自美國國務院flickr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17發表聲明,支持商務部強化對華為的制裁措施。圖/擷自美國國務院flickr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公民論壇:流芳主播

推薦新聞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2022 年 6 月 30 日
【香江寄語】:拒絕遺忘,懷抱希望,堅持下去——寫在六四32週年

【香江寄語】:拒絕遺忘,懷抱希望,堅持下去——寫在六四32週年

2022 年 6 月 2 日

各位聽眾:

美中兩國日益緊張的關係不斷惡化,兩國間在經濟領域的對峙已逐步擴展至全方位的交戰。美國兩黨在強硬對抗中國的立場上空前一致。近來,華盛頓更不斷推出針對北京的各種制裁。從關閉中國駐美領館、到制裁中國高官;從全面圍堵華為、到查禁中國資訊軟件和互聯網;以及加強對南中國海及中國近海的偵察;最近又打出台灣這張牌來遏制中國,40年來首次派出一名政府部長到訪台灣。美國強勢出擊,中國不甘示弱、針鋒相對。如何評判中美台之間的關係?北京在香港推行的高壓政策將走向何方?我們帶著種種疑問連線到定居德國的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廖天琪女士。

天琪女士您好!

(1)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8月9日到訪台灣。這是1979年以來美國訪問台灣級別最高的政府官員。在中美關係持續升溫的背景下,美國打算通過這次訪問傳遞怎樣的信息?

廖天琪:上個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南加州的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了題為「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講話,這是繼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談意識形態,聯邦調查局局長雷談間諜滲透,司法部長巴爾談經貿不對等,三個系列演講之後的第四部分,也是「圖窮見匕首」,內容最直白尖銳的一篇外交宣言。蓬佩奧對美國近半世紀以來,對華親善、扶持、想催化中國向自由民主嬗變的策略予以否定,直指中國不是「正常國家」,不遵守國際協議,盜竊他國知識產權,利用西方自由開放的社會,派自己的人進入西方的教育研究機構、新聞媒體和產業企業,很快地從一個落後貧困的國度,發展成了一頭怪獸。他說:「與中國盲目接觸的舊模式根本做不成事,我們絕不能延續這個模式。我們決不能重回這個模式。」

美國既然不能延續以前的綏靖政策模式,於是就開展了一系列的政策變化。除了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甚至近期派出航母和巡航艦到南海去軍事亮相,還履行2018年簽署的《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進行了高層級交流。這次派出在職的衛生部長亞力克斯•阿札爾(Alex Azar)訪台,是美台斷交以來,白宮最高級的閣員出訪。阿札爾拜會了蔡英文總統並同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外交部長吳釗燮會談。說起來主要目的是來考察借鑒台灣為何在新冠病毒的抗疫方面如此成功,他與台灣簽署了美台「醫衛合作備忘錄」。

我認為這是拋磚引玉的一次外交行為,是個測試的風向標,華盛頓要看中共的反應如何,國際的動向又如何?北京方面當然又抗議、又憤怒,直指這是挑戰它的國家安全。不過,我們知道中國的「國家安全」概念、定位、功能,十分意識形態化與脆弱,一個寫手在博客上批評政府幾句、香港人打出「光復香港」的旗號、人們在微信上傳播一些眾所周知的國外信息,就都可能「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立馬可能被逮捕下獄。可以說「國家安全」就是個紙糊的人兒,一吹就破。

這次來的是衛生部長,保不定下次來的是國防部長,甚至外交部長。既然中國從來不信守國際條約,不遵守中美之間的承諾——通過和平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反而經常對台灣文攻武赫,那麽美方也沒有義務單方信守約定。幾十年來,美國終於明白當年跟台灣斷交是個錯誤,就如蓬佩奧所說:美國擁抱這個馬列國家,想通過幫助它發展經濟、提高民生,來「引導改變」它,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結果適得其反,這壯大起來的怪物竟然對幫它的國家,反咬一口。蓬佩奧還說:「我們把在台灣的朋友邊緣化,台灣後來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民主國家。」這不是個歷史反諷嗎?美國現在要糾正錯誤的對華和對台政策,現在是時候了。

(2)北京在6月份推出國安法之後,開始在香港實施高壓政策。繼抓捕親民派人士之後、又大張旗鼓地抓捕了媒體大亨黎智英等多名人士。這是否意味著香港將從此徹底告別自由?

廖天琪:從1997香港回歸以來,這個東方明珠在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學術自由方面的尺度就不斷萎縮。一年多以來香港發起的「反送中」、「反修例」示威抗議活動,堅持了大半年,港府和北京聯手也無法平息鎮壓下去。今年接著新冠病毒的爆發,全世界都在焦慮驚恐之中,北京乘機於6、7月之交推出「港區國安法」,從此一切違法的扼殺媒體、抓捕異議、驅逐引渡外僑的行為都有法可依了。香港自由的淪陷,並非今日而始,是早已開始了。日前大張旗鼓出動近200名警員入侵《蘋果日報》、《壹周刊》的報社,並抓捕媒體大亨黎智英、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干報社人等。這是北京借「國安法」發威發飆,殺雞儆猴,要恐嚇港人,要他們在淫威之下屈服。然而效果適得其反,不但引起國際的抗議,也再度激勵了香港人的正義感,《蘋果日報》的銷售額竟然成倍地增加,黎智英旗下的《壹傳媒》股價,當日及次日居然數百倍地飆升。可見民意是愈壓制愈激憤,真如洪水一般,可以覆舟的。然而時間是殺手,時間一拖長,如果民眾抗議得不到結果,國際抵制不夠力度,那麽香港最終還是會「內地化」,它的自由、開放、多元的特點會喪失。

目前看來,中共在美國的強力制裁下,已經開始服軟,問題是歐洲和其它亞洲的鄰國必須團結一致,加入抵制中國「赤化」香港的惡法和惡行。

(3)北京始終視台灣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今日香港的遭遇,明日有沒有可能在台灣上演?

廖天琪:很多人說:「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是這種比法太過簡單。香港是彈丸之地,食物飲水供應都靠大陸,民生經濟和大陸是一體的。台灣是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獨立國家,擁有不可小覷的國防軍事力量,也是一個很大的經濟實體,同時在地緣政治上也扮演重要的地位。對於美國、歐盟、日本、俄國、澳洲來說,台灣在戰略意義和經濟利益上來說,都具有極為重要的角色。台灣對南海諸島(比如太平島)擁有主權,而南海又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國際航道要沖,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航路之一,為國際原油主要貿易航線,全球原油海上貿易超過30%通過南海水域。獨立的民主國家台灣,是維持海上和平運輸和貿易的保障。

中國近年來在南海填海造島的速度和性質,驚動了國際社會。雖然越南也在此地區造島,但是速度不快,而且是防禦性質的,跟中國很不相同。由於台灣、菲律賓和越南也都宣布本國在此海域有主權,但是中國不說光做,並且速度驚人。從2013至今已經在8個島礁上實施填海工程,其中3個上面建成機場,可供商業和軍用飛機起降。中國海上霸權的野心,令世界不安,讓鄰國擔憂,而台灣的存在,代表一種緩衝和鎮定的力量。台灣和中國的對立,代表民主vs極權,和平vs霸道,文明vs野蠻,為了區域和世界的和平,台灣絕對不可淪陷,否則以後亞洲和全世界都要看獨裁者的臉色,跟著專制政權的指揮棒旋轉。

(4)中美關係持續惡化,近來,美國接二連三地推出制裁中國措施,中國也針鋒相對予以回應。美國採取的種種手段將在何種程度上起到制約中國的作用?

廖天琪:美國制裁中國,從經貿上來說,是中方首先違約。美國力排眾議,給中國最惠國待遇,並跟人權問題脫鉤,又將中國拉入世貿,為它撞開世界各地的市場,中國始終享受特殊待遇,政府控制人民幣匯率、管制外匯、對企業給予補貼、傾銷並搶奪國際市場、盜竊知識產權,凡此種種,國際都睜只眼閉只眼,忍氣吞聲。直到川普上台,美國不賣賬,開始了所謂的貿易戰,但是這是兩敗俱傷的策略。糟糕的是川普無能、無信,在國際上不但不去爭取同盟,一道對付失信的中國,反而用他商人貪婪、狹隘的本性,把所有友邦全都得罪了,如今他做得再對,也是孤家寡人,難以眾志成城地跟中國交涉、討價還價。在軍事上也如此,美國孤身派遣航母到南海去示威風,卻無法引領東南亞國家和歐盟的呼應。

不過習近平的大國崛起「中國夢」是具有侵略性、獨霸性的,從一帶一路的全盤計劃,就可以看出它的特點不是「雙贏」,或有福同享,而是「中國第一」為思想主導。若是一般國家也就算了,但是中國是獨裁國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發展飛快,對他國造成巨大壓力和威脅。近年來,國際社會逐漸開始警惕了,特別是源發於中國的冠狀病毒,波及全球,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加上中國近期「戰狼」外交,更加令人反感。川普政府的一系列制裁,顯然並不只是執政的共和黨的政策,而是兩黨有著共識,必須遏制住中國繼續往稱霸世界、威脅和平、壟斷市場的方向走。雖然川普制裁中國的方法過於粗糙甚至顢頇,但是卻也初見成效,中方收斂很多,前幾日王毅外長甚至很溫和地說:「我們隨時可以與美國重啟各層級、各領域的對話機制,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談。」

美國的強硬,在國際上也起到共鳴作用,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和歐盟在許多問題上跟美國有共識,只是外交辭令比較溫和,做法比較穩重,算是美國喚醒了國際共同的危機感吧。

※本文轉載自: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反對北京舉辦2022年的冬奧會

下一篇文章

美衛生部長訪台破了中國的局

田牧

田牧

田牧新著 /田牧,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管理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在積極參與海外民運之同時,亦筆耕不綴。

相關文章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專文

【田牧筆談】峰迴路轉回到美中博弈世紀主題(三)

2022 年 6 月 30 日
【香江寄語】:拒絕遺忘,懷抱希望,堅持下去——寫在六四32週年
未分類

【香江寄語】:拒絕遺忘,懷抱希望,堅持下去——寫在六四32週年

2022 年 6 月 2 日
努力將中國民主黨建設成中國第一大黨——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
未分類

努力將中國民主黨建設成中國第一大黨——中國民主黨海外委員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的發言

2022 年 5 月 18 日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人文天下

【香江寄語】:一個右派女兒的尋父記——陳卡回憶錄《追尋苦難歲月: 父親之死和我的成長》

2022 年 5 月 1 日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下)
未分類

抗戰初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川中善舉(下)

2022 年 4 月 22 日
武器被運往烏克蘭 為什麼它們可能還不夠?
未分類

武器被運往烏克蘭 為什麼它們可能還不夠?

2022 年 4 月 19 日
下一篇文章
美衛生部長訪台破了中國的局

美衛生部長訪台破了中國的局

驚變中的世界——百姓眼裡的「戰爭與和平」(上篇)

驚變中的世界——百姓眼裡的「戰爭與和平」(上篇)

驚變中的世界——百姓眼裡的「戰爭與和平」

驚變中的世界——百姓眼裡的「戰爭與和平」

熱門文章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17發表聲明,支持商務部強化對華為的制裁措施。圖/擷自美國國務院flickr

廖天琪:台灣和中國的對立,代表民主對抗極權、和平對抗霸道、文明對抗野蠻

2020 年 8 月 20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田牧筆談】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劉曉波逝世5週年祭文通告

2022 年 7 月 4 日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1989-2022 從自由的勝利到專制的反撲

2022 年 6 月 27 日
談傳國璽印文

談傳國璽印文

2022 年 7 月 5 日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北明:讓自由之火從血泊中升起來!

2022 年 6 月 6 日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牧野聖修: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33周年發表談話

2022 年 6 月 14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2022 年 6 月 16 日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永遠不會發生」 烏克蘭抨擊用土地換和平

2022 年 5 月 26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