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三人行】:萬潤南、廖天琪、田牧
編者提示:俄烏戰爭近60餘日,烽火連天,腥風血雨,殘垣斷壁,滿目瘡痍,百姓罹難,餓殍遍地……戰爭陷入了泥潭。發動戰爭容易,但結束一場戰爭卻十分困難,因為發動戰爭和結束戰爭並不取決於同一個人。盡管此刻的歐洲人都在默默禱告,祈求神的護佑與阻止戰爭,問題是千百年來,上帝從未制止過一次戰爭,在他的程序中,是為勝利者加冕。可是天曉得誰會是勝利者?戰爭哪天會到頭……。這就是眼下歐洲文明腹地的寫照。
《孫子兵法》開篇語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700多年前的古人已警訓: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攸關百姓生命和國家存亡的天大問題,不能不慎重對待與決定。
是普丁不慎重?是他瘋魔與癲狂?普丁的野蠻、橫暴與兇殘,舉世矚目,他的靈魂似乎回到了叢林世界,他為什麽發動了這場戰爭?他的目的與動機又是什麽?
是澤倫斯基不慎重?是他戲子的激情與嬉鬧?韓非子道:「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是澤倫斯基不懂:國小而不知謙遜,力弱而不敬畏強勢,不知禮儀而侮辱鄰近大國,貪婪固執而不懂外交禮遇,國家可能遭致滅亡。是澤倫斯基自己惹禍上身?
是拜登不慎重?是美國拱火?是美國八年的布局?還是北約的「東擴」引發了這場戰爭?羅斯福的信條是:如果要我在和平與正義之間作出選擇,那我就選擇正義。美國每一任總統,都不會被野蠻與屠刀嚇倒,選擇正義、維護正義是他們的使命!
眼下歐洲人每天面對的戰爭
廖天琪:我們談俄烏戰爭,有幾個題目是比較重要的。第一個題目就是往回看,這個戰爭怎麽就發生了?這個戰爭發生之前,其實有很多的跡象,大家都已經知道很可能會發生,但是又總是覺得不會不會,可是這是我們普通人的想法。政治家們應該心中有譜,他們應該有一些機制,為什麽那個時候沒有阻止?有沒有防止戰爭的機制?戰爭發生之前,國際政治沒有做對。戰爭發生之後,有什麽方法能夠盡快結束戰爭?
第二就是一個總結,現在戰爭的情況如何?壞的方面怎麽樣?好的方面怎麽樣?我們都可以談一談。
第三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媒體扮演的角色。我們在西方,當然知道西方是怎麽樣的,但是俄羅斯的宣傳如何呢?中國的宣傳又透出何種意圖?我們從這三方面來看,做出一個評價。
第四個問題,中國在幹什麽?我們每次談問題,最後還是要扯到中國、台灣。俄烏開戰以來,中國在背後做了很多的動作。
第五個問題,我想大家都會希望稍微聽聽我們的看法,戰爭會怎樣演變?什麽時候會結束?有沒有可能在近期結束?還是在遠期?
「俄烏戰爭不可避免」說
萬潤南:剛才天琪說的第一個問題,能不能夠防止戰爭?怎樣採取措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戰爭是避免不了的。
不管是動物還是我們人類,都難以避免爭鬥與殘殺。人的動物性特徵使然,廝殺與戰爭,也是一種社會發展,不可避免。從哲學上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是普魯士將軍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一書中的核心觀點。我覺得這個論斷是正確的,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戰場上的失敗最終是政治上的失敗。
俄羅斯與烏克蘭發生戰爭之前,馬克宏也好,蕭茲也好,都想方設法洽談這個問題,希望不要爆發戰爭。同一時段和狀況下的另一邊,美國顯然是胸有成竹:一定會打。
當時全世界都說不至於,為什麽呢?我原來也判斷打不起來,沒有必要啊!這場戰爭完全沒有必要!但是我後來看了杜金的一段「地緣政治」學說,此人被稱為是「普丁大腦」。按照此人的想法,他做了許多預言:第一北約將會從內部解體,也就是馬克宏講的「腦死亡」;美國的族群矛盾、種族矛盾,會導致分裂等。
杜金的一個主要觀點:「俄羅斯將會再次偉大,將會成為太平洋、大西洋之間最強大的一個國家。」杜金的安全關切中,「烏克蘭作為一個對俄國領土抱有野心的國家,對整個歐亞大陸構成了巨大的危險。」
杜金傳遞給普丁的重要信息:俄烏戰爭是「俄羅斯再次偉大」的第一步。故此,俄烏戰爭不可避免。
杜金其人與他勾勒的藍圖
萬潤南:西方媒體一直有報導稱,普丁有野心,欲恢復前蘇聯版圖。現在才知曉,原來普丁出兵侵略烏克蘭,確實早有計劃與藍圖,源於杜金的「普丁大腦」構想。
1、杜金其人。
亞歷山大·格利耶維奇·杜金(Aleksandr Dugin)生於1962年1月7日,是俄羅斯的哲學家、政治理論家,民族布爾什維克黨的主要組織者。杜金以提出「新歐亞主義」和「多極世界」著稱,他因此與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軍方保持著密切關係,他曾擔任國家杜馬主席和「統一俄羅斯」黨的主要成員謝爾蓋·納雷什金的首席顧問,目前擔任莫斯科國立大學社會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
杜金的《地緣政治的基礎: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未來》一書,封面設計毫不掩飾俄羅斯對歐亞的擴張野心,卻被媒體貶為地攤書,但普丁被此書理論深深地忽悠,甚至著迷。無獨有偶,傳說《孫子兵法》簡牘,是伍子胥從自己僕人買來的柴禾堆裡發現,才找到孫武,最後將其推薦給吳王闔閭。孫武後來助吳王父子闔閭、夫差稱霸。
紐約大學歷史學和俄羅斯與斯拉夫研究的退休教授珍·波本克(Jane Burbank)曾投書《紐約時報》指出:「歐亞主義」是驅動烏克蘭戰爭的理論動力,而杜金是將該理論直接注射到俄羅斯權力血液中的關鍵人物。
普丁開戰前的冗長的演講,那些「否認烏克蘭和烏克蘭人的存在」、「斯大林作為空前絕後的蘇聯領袖」等論點,及對時局的分析與判斷等觀點,都是來自杜金的著作。杜金被俄羅斯報紙稱為「普丁大腦」。他的作品也為歐洲的「新右翼」和美國的「另類右翼」、「極端保守派」所熟知。近三年來,杜金一直是這些人群中的思想領軍人物。
2、杜金「新歐亞主義」理論。
杜金的《地緣政治的基礎: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未來》一書,於1997年出版。杜金在書中充滿了怨念,他認為在美國和英國的領導下,一個由腐敗、貪圖財富的個人主義者組成的競爭性海上帝國,挫敗了大陸領袖俄羅斯的命運,並使「大陸帝國」(書中對未來俄羅斯帝國的稱呼)衰落並一蹶不振。該書制定了「俄羅斯再次偉大」藍圖,以下舉例說明,比如:
—俄羅斯特工應該在美國內部煽動種族、宗教和部門分裂,同時宣傳美國的孤立主義派別。
—在英國,俄羅斯應當發動心理戰,把重點集中在加劇與歐洲大陸的歷史裂痕、以及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的分離主義運動上。
—西歐應該被俄羅斯的自然資源所誘惑:石油、天然氣和充盈的糧食。
—當歐洲的敵人崩潰之後,俄羅斯將在亞洲贏得更具主導性的地位。書中公開宣稱了對中國的治理想法,主張讓中國在俄羅斯政治領袖的領導下,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為俄羅斯提供產品,並成為俄國下一步在太平洋軍事行動的輔助力量。
—「烏克蘭本來就是我們的,本來就不存這個國家。」這麽說吧,「我們把你造出來,現在把你收回而已。」並且認為:「如果沒有解決烏克蘭問題,繼續討論『歐亞大陸政治』是毫無意義的。」
杜金600餘頁的卷宗可歸結為一個想法:一個錯誤的聯盟,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希特勒沒有入侵俄羅斯,英國可能已經崩潰了,美國會留在國內,陷入孤立主義和分裂,日本會繼續統治前中國,成為俄羅斯的小夥伴。杜金堅定地認為:俄羅斯將註定成為一個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超級帝國。
在俄烏戰爭爆發的過程中,全世界的媒體將戰爭議題聚焦在:「北約東擴」還是「不擴」?而在杜金的藍圖設計中,這是「北約」送貨上門的「切入口」和機會,因此這場戰爭避免不了,只是發生早晚而已。美國人看到了這一點,這場戰爭一定會爆發,也是拜登總統斬釘截鐵的結論。
如果不了解普丁與杜金的「地緣政治」藍圖,世人就無法理解這次俄烏戰爭的真正意義。
杜金計劃「中國必須崩潰」
萬潤南:杜金的安全關切,不光是對烏克蘭、對西方,也針對中國。但杜金對中國的角色安排,會令人感到震驚,他認為中國不能夠這麽大,一定要肢解,要把西藏、新疆、內蒙古和東北三省等,從中國切割出去,這是他為俄羅斯設計的未來大手筆。杜金的理論是:「大陸帝國」周邊不能挨著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中國這麽一個統一的大國,對他來講不利於實現其整個計劃。
在北京冬奧會前,中俄宣布簽署「上不封頂」新合作條約,以縮小美國對世界的影響。但杜金著作明確指出:中國必須崩潰。俄羅斯需要按照自己的規則重組歐亞大陸,特別是亞洲那些不成熟的民族國家。杜金認為日本是單一的民族地區,因此,俄羅斯在完成對大陸的整合之後,在遠東的天然夥伴是已經脫離美國勢力的日本。
杜金又是如何肢解中國呢?他計劃也是「打代理人戰爭」,日本可作為聯盟國。而且各個角色都安排好了:西藏怎麽肢解呢?靠印度,為什麽俄羅斯和印度關係那麽好?為什麽印度老在邊界上跟中國鬧摩擦?因為在杜金的整個規劃裡面,有這麽一個理論。那麽新疆呢?也一定要切割出去,他把這個任務實際上委托給了土耳其。我們現在看到俄羅斯與那些國家關係特別好,都是有角色分配和長遠用心的。新疆的獨立運動叫什麽?叫東突厥斯坦對吧?實際上,厄爾多安是想要成立一個突厥語系的大帝國。當然了內蒙跟蒙古,同樣的民族同樣的語言,分割內蒙古就交給了蒙古國。使東北分離出去,杜金想借助於日本。在利比亞戰爭之前,俄羅斯還沒受到制裁之前,俄羅斯當時要搞個輸送石油的管道,普丁優先給了日本。當時我覺得怎麽會那樣呢?當翻閱了杜金的整個規劃,也就清楚了,為什麽普丁與安倍晉三特別有默契,其實完全是按照杜金計劃落實的。
普丁欠俄羅斯人一個諾言
田牧:俄烏戰爭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和關注杜金。俗語道:有多少實力,作多大承諾,幹多大事業。杜金提出「地緣政治學說」,如果說他不清楚和了解俄羅斯的實力與能力,難道普丁也不清楚嗎?杜金狂妄到要建立「新歐亞主義」、「大陸帝國」,不明白的是俄羅斯媒體憑什麽說:他是「普丁大腦」?普丁難道沒有自知之明或量力而行嗎?他為什麽又會如此盲從與甘願被忽悠呢?
從心理學上講,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沒有需要就不可能產生動機。換句話説:迫切的需要與願望,且展現出達到目標的可能性時,才能形成動機,才會對行為有推動力。恩格斯有這樣的說法,人的行為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願望和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
普丁的動機和需求是什麽呢?
蘇聯解體時,葉爾欽(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成為俄羅斯的當家人。從1991年到2000年的這九年中,俄羅斯的經濟非但沒有好轉,社會秩序反而因為蘇聯的垮塌而變得異常混亂。二十世紀末,普丁剛剛登上總統之位,雖然他沒有深厚的政治根基,但他希望能以一己之力,扭轉俄羅斯的頹勢。他在上台之初,就立下誓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至今20年已過去了,普丁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嗎?這就是壓力,改變俄羅斯是普丁的迫切需要與願望,這難道不是動機嗎?
將烏克蘭重新收歸俄羅斯版圖?這豈不是讓「俄羅斯再次偉大」、向著「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邁出的第一大步?普丁至少對自己20年的承諾有了個交代。
將這些人物與事件串連起來,世人便能知曉普丁開戰前的冗長演講,也理解了拜登對普丁企圖「重建前蘇聯版圖」的譴責聲。(待續)
台灣《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