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黨聯合執政的柏林政府,在能源、國家安全、對美國、中國的政策這些大問題上,各黨的主張各異,所以經過了長達18個月的討論磨合,德國政府終於在6月14日就國家安全戰略終於拋出了一份共同的聲明。
6月14日也是總理朔爾茲的65歲生日,這一天他率同四位部長召開新聞發布會,如此高調的架勢據說
自 1978 年以來是從未有過的。長時間以來,國家安全戰略一直是個各黨有爭論的主題。總理朔爾茲、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內政部長費瑟、財政部長林德納和國防部長皮斯托瑞斯共同向媒體公布了一份長達 70 頁的文件。
朔爾茲說「確保國民的安全是國家的中心任務」。該《戰略》涵蓋了軍事防禦、民防、維持各種供應鏈和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等方面,以及全球衛生、氣候變化和發展合作;防範網絡空間的攻擊和遏制虛假信息的散佈,甚至還有幾段提及來自太空的威脅等等。
兩年前紅綠燈三黨組成的政府「合作協議」中提到過國家安全戰略,不過這樣正式提出安全戰略文本還是破局之舉,也可以看到當前世界局勢紊亂,危機四伏,敵友難辨,政府不得不正式表態了。外交部長貝爾博克說,隨著 2022 年 2 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殘酷的侵略戰爭,人們應該明白,和平與自由並不是理所當然的,安全也不僅僅著落於軍事和外交方面,也就是說安全是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也包括氣候變化和供應鏈的持續不斷。本文只挑中文讀者比較感興趣的,有關中、美、俄的議題來簡單介紹。
跟美國有密切夥伴關係
朔爾茲強調了德國是歐盟一員,屬於跨大西洋聯盟,還特別指出德國與法國有深厚的友誼,並且同美國有密切的夥伴關係。這是否要扳回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華期間,對習政權表示歐盟的對華政策應當自主,不該尾隨在美國後面的說法。當時跟馬克龍同去北京的是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她說了相反的話,歐盟跟價值夥伴美國是並肩同行的。朔爾茲跟馮德萊恩代表的是歐盟統一的態度,但卻又不願得罪鄰國法蘭西,如此外交辭令算是老到。只希望美國能維持一個民主國家領頭羊的魄力和作為,如果未來再出現一個下三濫的無賴無能總統川普,那時候歐洲就真是誤上賊船,苦笑不得了。
對華政策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
文件裡提到近期以來人們耳朵裡都生繭的那些話:「中國是我們的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反正我們不跟中國經濟「脫鉤」(decoupling),只是要「降低風險」(derisking)。什麼是「降低風險」?閉著眼睛都知道指的是台海危機。老共飛機天天越過台海中線翱翔,軍艦在寶島門口團團轉,這是風險!請問德國政府如何來「降低風險」?不知為何平時嘴尖舌利的記者們為何不去戳穿這個紙糊的門面。
然而柏林口中的降低風險而非脫鉤的戰略,如今已成為歐盟和G7國家的共識。雖然中國一再地跟歐洲的利益和價值觀背道而馳,並且試圖重塑國際秩序,引起各方的疑慮不滿,但是歐中關係早就是兩個打碎重塑的泥娃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無法分開了。
其實社民黨的朔爾茲是懂經濟的,他心中有個算盤,即便對中國有諸多的顧慮和不情願,但他依然願意順著前任總理默克爾夫人對華的「綏靖政策」,經濟絕對是掛帥的,且走一步算一步,畢竟中國離德國十萬八千里,危機還未逼到眼前。綠黨貝爾伯克則力主人權、環保主題,在訪華期間也口無遮攔,讓她的同事秦剛十分不爽,在秦剛回訪德國時,兩人依然只是保持表面客氣,心裡各懷鬼胎。自民黨的財政部長林德納則比較對台灣問題上心。
即便沒有太多新意,但是《戰略》裡已經透出了些許成熟和自省,不再「天真」,對北京那樣容忍退讓和姑息的態度已經不復存在。
俄羅斯是最大威脅
普京發動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以來,德國首當其衝,能源供應告急,已經耗了鉅資建成的北溪二號油管完全打了水漂,還未投產就活活腰斬。經濟部長全世界奔走,尋找能源的替代供應源,現在看來似乎終於有了一些折衷方案,花了鉅資,還是買得來石油、天然氣、燃煤等,可以不必再依靠俄羅斯了。戰爭一開打,總理朔爾茲就說,此戰俄國不能贏,和歐盟協力支持烏克蘭,如今把俄羅斯定性為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自然是意料之中的。這些天來,北约的「空中防御23」(Air Defender 23)正在進行軍事演習,每天數十上百架的F型號軍機在歐洲上空飛來飛去,進行實際的運輸和戰鬥操作,美軍厲害的A-10戰機也加入。這不就是向普京的俄羅斯示威嘛。
有備無患提高國防預算
關於常設國家安全委員會或至少是一個協調機構的討論顯然很艱難,並沒有達成協調。不過這並不表示三個執政黨在這個重要問題上有分歧,紅綠燈聯合政府寧願宣揚相互信任、團結的態勢,並且遵循著共同的外交政策。
德國目前是烏克蘭的第二大武器供應商——僅次於美國。柏林政府希望在歐洲的安全政策中發揮核心作用。政府作了一個堅定的承諾,從明年開始,將從年度預算中撥出 2% 用於國防開支。
總理朔爾茲和外長貝爾伯克還強調,德國聯邦國防軍可以而且應該將其計劃建立在 2% 的目標之上。他們要做好準備,俄烏戰爭爆發後,總理立即為聯邦國防軍撥款 1000 億歐元作為專項資金,這筆款用完了,那2%的預算就可銜接了。林德納說得好: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靠和平紅利過活」,現在終於夢醒了,要冷靜現實地面對變局了。只是咱們老百姓還得繼續為這場完全沒有必要的惡性戰爭繼續買單,繼續迎來一批批戰爭難民,戰爭結束後,還要付出上千萬億的戰後重建工程,想想都心寒齒冷。人道主義,人權道義都不是免費的午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