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不里士(Tabriz),中國古稱桃裏寺、帖必力思,是伊朗歷史悠久的首都之一,伊朗西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伊朗第五大城市。大不里士地處伊朗歷史悠久的伊朗阿塞拜疆地區的古里河谷,兩側被伊奈裏和沙汗得山脈的長錐火山脊環繞,海拔在1,350至1,600米之間。山谷通向平原,緩緩向下傾斜至西部60公里的爾米亞湖東岸。大不里士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被認為是避暑勝地。2015年10月,這個城市被世界工藝品理事會評選為「世界地毯編織城市」。遊記文章中的圖片由柯德攝影。
一
我們一行五人於清晨2時抵達伊朗大不里士(Tabriz)機場。抵達旅館,稍事休息,於10時開始遊覽大不里士市區,藍色清真寺,大巴紮集市(Bazar)與距離大不里士市約50公里的坎多凡(Kandowan)洞穴小村。
坎多凡地質層與土耳其的卡帕多細亞(Kappadokien)相同,同屬凝灰岩(Tuff火山爆發時的火山灰凝固形成的岩層)。
藍色清真寺建於15世紀,蒙古人統治時建的,地基為方形,頂部為拱形圓頂,這是伊朗的伊斯蘭教典型建築特色,源自伊朗的瑣羅亞斯德神廟建築,尖塔(那瘦瘦高高的塔,Muezzin 每天三次上塔呼喊:「Allahu akbar !」- 阿拉偉大啊!- 的地方)源自瑣羅亞斯德教的火苗塔。而瑣羅亞斯德迄今至少有2500年的歷史。又波斯的清真寺有二或四個尖塔,阿拉伯的只有一個尖塔。
藍色清真寺美麗的一面牆上有阿拉的99個不同的名字。有些外觀有裂縫都是地震造成的。
伊朗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至今伊朗的省份名稱如東亞塞拜然、西亞塞拜然省、土庫曼省、庫德省等仍以其族名為名,我們所在的大不里士市屬東亞塞拜然省,人口也以亞塞拜然人為主。但他們都是伊朗國民。
二
我們從大不里士市往西北方向車行約250公里,前往參觀處高原地區(海拔1800公尺)的Thaddaeus Church,也稱之為黑教堂(Qareh Kelisa),地處伊朗、土耳其與亞美利亞三國邊界地帶。據說:耶穌的門徒Thaddaeus於紀元35年,當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受到全面迫害時,逃到亞美利亞(當時地屬波斯),用信仰的力量救活了染重病Edessa的國王Agbarus,國王及王室因此全信了基督。之後,國王的女兒Sandokht還協助Thaddaeus傳教。傳說Thaddaeus建了這座教堂。但國王死後,舊信仰的力量復燃,追殺基督徒,Thaddaeus於紀元60-64年間殉教,Sanndokht也同樣殉教。約400年後,他們倆人的屍骨被找到了,置放在這個教堂的地下室墓地。
在伊朗參觀古蹟時,得清楚認識到: 在此,除清真寺外,基督教堂,猶太教堂,三教先知和聖人的陵寢,同樣被視為聖殿;而所有的聖殿雖然由人所建,但人不得將之毀壞,可以擴建,天災造成的損壞必須補強整修,除非已不堪使用,方准拆除,但需重建。
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Thaddaeus 教堂已歷經地震,擴建,整修,而這個教堂所在地曾存在過Thaddaeus時代的教堂。「黑教堂」名稱來自14世紀所建的教堂部分採用的是黑色石材,外面的圍牆是12世紀的建物。
當1915年土耳其大殺境內的亞美利亞基督徒(直到鄂圖曼帝國,土耳其境內一直居住有許多亞美利亞基督徒),許多亞美利亞人逃往亞美利亞,敘利亞及伊朗。當時許多人也來到此地避難。這個教堂現已成為亞美利亞人的朝聖地,每年七月間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亞美利亞基督徒來此紮營禮敬聖人Thaddaeus三天。
亞美利亞人是伊朗境內的少數民族,伊朗政府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信仰,生活習俗,包括飲酒與私釀酒,惟不准傳教。
黑教堂附近的村莊住的是庫德族,他們是遜尼派的伊斯蘭教信徒,他們同樣尊重這座教堂,平常由他們來維護照料。
導遊要我們遠瞭遠方的高山Ararat,傳說那是聖經舊約諾亞方舟漂停的地方(在現土耳其境內)。這個故事應是抄錄自兩河流域米索布達米亞平原的洪水神話;《Gilgamesh史詩》記載著:Ut-napishti(聖經裡改為諾亞)受神明指示造了一艘大船,而逃過大洪水。(註:Gilgamesh是人類最早的史詩,約有4600年的歷史)。洪水將方舟從兩河流域推到了山頂,試想那排山倒海的氣勢,人類的浩劫!
回程再次行車250公里回到大不里士,在一家原為澡堂的餐廳(包括更衣室、按摩室)用膳。澡堂在1979年革命之後成了餐廳,澡堂被視為奢侈的生活方式,被革命掉了,革命前後的生活大不相同。
三
從大不里士往東南行,行在高原區(海拔2000公尺),車行約330公里到達蘇丹尼葉(Sultaniyeh), 參觀奧力葉圖陵(Mausoleum of Sultan Oljaitu)。14世紀的建物,八角形的外觀,整個建物連同穹頂總高達51公尺,覆蓋藍陶片的圓頂,也是伊朗最早的雙層穹頂建築。穹頂與走廊佈滿磁磚、陶片鑲嵌而成美麗圖案。在宗教方面,國王奧力葉圖經歷不凡:他從小接受基督教教育,年青時改信佛教,又轉變為遜尼派伊斯蘭教,到伊拉克朝拜什葉派聖人Imam Ali 和 ImamHossein,對他們產生景仰之心,除改信什葉派伊斯蘭教,還突發奇要把他們移葬到波斯,於是很用心地營造了這座雄偉的陵墓,但他的想法遭到自已國內的伊瑪目的反對,失望之餘,決定將陵墓留為自用,同時改回原遜尼派伊斯蘭教的信仰。
續往Zanjan參觀Bazar,在Bazar對面參觀1928年的洗衣坊。晚間在一個17世紀的商旅驛站改裝而成的餐廳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