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俄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阿拉斯加會晤,雙方對會晤評價積極,但未就俄烏停火等問題達成協議。一個月過去了,在俄烏和平沒有任何進展之際,特朗普23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雙邊會晤之後,在社交媒體發稱,他現在認為烏克蘭在歐盟和北約支持下,有望“贏回全部烏克蘭,恢復原狀”。這被認為是特朗普態度180度的大轉變。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指出,俄羅斯拖延烏克蘭和平進程已促使特朗普改變了對莫斯科的態度。還威脅對莫斯科實施經濟制裁,並強調美國可能繼續軍援基輔。
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狀況如何,與中國貿易如何繼續發展。以及被綁架的烏克蘭兒童命運如何 ?本次國際縱橫節目,請法廣烏克蘭問題專業記者克斯尼亞-卓爾諾克萊(Kseniya Zhornokley) 就相關議題進行解讀 。
如何分析特朗普立場改變?
Zhornokley:”特朗普的立場多變眾所周知,但這次確實值得關注。可以用幾個因素來解釋。首先,是軍事和經濟現實。經過三年多的戰爭,俄羅斯在人員傷亡和財政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其經濟非常脆弱。特朗普最近證實了這一點。其次,是烏克蘭的韌性。許多人認為烏克蘭無法堅持下去。然而,基輔的抵抗和組織能力令全世界感到驚訝。這正在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看法,甚至在華盛頓也是如此。第三個因素是來自盟友的壓力。近幾個月來,許多歐洲領導人要求特朗普對莫斯科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因此,他調整了言辭,以避免顯得孤立。最後,還有特朗普的個人策略。我們很了解他;他是一個喜歡製造驚喜的人,喜歡改變語氣以保持在國際談判中的籌碼。總而言之,這不僅僅是觀點的改變,而是軍事現實、政治算計和個人策略的結合。 ”
澤連斯基究竟能否指望美國提供果斷的軍事援助呢?
Zhornokley:”目前,特朗普的聲明沒有任何保證,這強化了希望和莫斯科的政治孤立。但目前還沒有武器交付或新的資金支持。專家們堅持認為,未來將取決於美國和歐洲能否將這些言論轉化為切實的行動。澤連斯基希望華盛頓能夠採取具體行動,並聲稱特朗普給了普京一個月的時間採取行動。當然,烏克蘭對這一聲明表示歡迎,認為這是一次外交勝利,但同時也非常謹慎。一些專家指出,特朗普是一位難以預測的政治家。今天他表現得非常積極,但明天他可能會更加保守…… “
特朗普強調了歐洲人的作用,他認為歐洲人可以為烏克蘭人提供更多幫助,如何理解?
Zhornokley:”事實上,他在幾次講話中都強調,只有歐洲加大投入,烏克蘭才能取得勝利。他將歐洲援助視為財政和軍事支持的主要手段。這種細微差別非常重要,因為它反映了美國總統希望與歐洲盟友分擔負擔,而不是獨自承擔的願望。隨後,在與澤連斯基會晤時,他還補充道,我引用他的話:烏克蘭能夠獲勝。但這場勝利必須由歐洲在我們的支持下共同承擔。”
特朗普說,與戰爭時期相比,俄羅斯經濟已經嚴重衰退。他說俄羅斯是紙老虎,但克里姆林宮卻說,我們不是老虎,我們是熊。俄羅斯是紙老虎還是泥腿熊?
Zhornokley:”自烏克蘭戰爭爆發和西方制裁以來,許多人認為俄羅斯會迅速崩潰。但事實並非如此。俄羅斯成功地將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轉向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它還保持着其軍事工業的滿負荷運轉。因此,俄羅斯經濟持續繁榮,甚至在某些月份實現了正增長。然而,在這表象的背後,其弱點是真實存在的。俄羅斯仍然幾乎完全依賴其自然資源。制裁、現代技術、半導體零部件的削減以及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脆弱的盧布和民眾正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此外,還有人才流失和不景氣的民用領域都是現實。總而言之,俄羅斯既不是強大而獨立的老虎,也不是熊。它也不是一座沙堡。它有重量,它很重,它站立着。但腿很脆弱。因此,一切都將取決於能源價格以及克里姆林宮能否長期維持其戰爭力量。”
戰爭初期,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會在幾周或幾天內淪陷。今天烏克蘭具體情況如何?
Zhornokley:”烏克蘭還在堅持。這才是最大的意外,不僅對俄羅斯人,對法國人和歐洲人來說也是如此。沒有人認為這會發生。所以,如果我們看看戰線的情況,就會發現局勢仍然極其艱難。俄軍仍然控制着大部分被佔領土,但並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烏克蘭人則繼續抵抗,但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和物資損失。馬克龍總統在上周三採訪中也提到,自2022年11月以來,俄羅斯只奪走了1%的領土。他確實說過,到目前為止,俄羅斯控制着近20%的烏克蘭領土。但最終,即使自戰線穩定和烏克蘭發動反攻以來,戰線被凍結,真的被凍結了,有時只有幾公里。每一次前進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烏克蘭軍隊雖然缺乏彈藥和裝備,但他們仍然有能力堅守陣地。最重要的是,他們證明了自己能夠抵禦一支最初看似不可戰勝的俄羅斯軍隊。 “
澤連斯基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講話時直接向中國發出呼籲。他表示北京有辦法迫使莫斯科結束戰爭。您能解釋一下嗎?
Zhornokley:”理由很簡單:中國如今是俄羅斯的重要夥伴。中國大量購買俄羅斯的碳氫化合物,從而不斷增加俄羅斯的預算,進而增加其戰爭支出。北京通過削減這種支持或施加政治壓力,可以真正對克里姆林宮施加壓力。這意味着,對澤連斯基來說,這是政治舉措。他向中國發表講話,要求中國對俄羅斯施加影響力。但當然,在現實中,這不太可能。中國已經解釋過,它不能接受俄羅斯的失敗。首先,中國不能承受將其龐大的鄰國陷入混亂;其次,俄羅斯雖然實力削弱但仍屹立不倒,仍然是對抗西方的有益夥伴。最後,俄羅斯的失敗將向攻擊台灣發出負面信號。因此,澤連斯基的講話首先是政治性的。它讓中國直面其責任:要麼成為一個能夠帶來和平的大國,要麼繼續與莫斯科結盟。”
中國和烏克蘭的關係非常複雜。但我們必須記住一個關鍵點:即使在戰爭期間,兩國之間的貿易也從未停止過?
Zhornokley:”因為中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戰爭爆發前也是如此,中國進口玉米或小麥等對對其食品和工業至關重要的農產品。另一方面,烏克蘭仍然依賴許多中國的製成品、機械零部件和消費品。換句話說,戰爭並沒有消除這種經濟上的相互依存關係,中國在政治上仍然保持謹慎。但在經濟上,它仍然與基輔保持貿易往來。
數據表明,即使在戰爭時期,國際貿易仍然是烏克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去年(2024年)的最新趨勢,烏克蘭的進口和出口總額約為1120億美元。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其中,烏克蘭進口了價值近700億美元的商品,出口了價值410億美元的商品。在這些供應國中,中國位居榜首。根據貿易組織2025年7月的數據,2024年中國從烏克蘭的進口額達到140億美元。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2025年7月的數據:中國對烏克蘭出口約4.16億美元,從烏克蘭進口約1.66億美元,導致中國在此期間對烏克蘭保持貿易順差。根據烏克蘭駐華大使館“經貿合作”網站的數據:烏克蘭對華服務出口約為8850萬美元(同比下降28.7%),而中國對烏克蘭的服務進口約為2.987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1.5%)。
數據有很多,但真的必須看看雙方的數據,因為有烏克蘭方面的數據,有中國方面的數據,還有國際組織也提供數據。數據顯示,即使在戰爭時期,國際貿易仍然是烏克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是其重要的貿易夥伴。”
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無人機的零部件與中國關係也很深?
Zhornokley:”這方面有數據,或許也有一些事情需要核實和討論。例如,根據烏克蘭情報部門的數據,在俄羅斯無人機中檢測到的92%的外國零部件,例如電子設備、攝像頭、發動機、天線、導航模塊,都來自中國。在烏克蘭,即使是無人機,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也很大。一份報告顯示,只有5%的烏克蘭國防公司聲明其系統中沒有使用中國零部件。這意味着95%的無人機,即大多數無人機都使用了烏克蘭製造的零部件。自2023-2024年以來,中國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無人機零部件(例如飛行控制器、發動機、無線電模塊和導航攝像頭)實施了出口限制。但儘管有這些限制,烏克蘭仍然進口大量中國設備用於其無人機。
甚至有媒體報道稱,烏克蘭軍隊從未進口過如此多的中國製造的無人機零部件。我們無法證實這一點,但我們知道,烏克蘭曾呼籲民眾參與無人機製造,許多人也提供了需要找到的零部件清單,而很多時候,大多數零部件……得在速賣通或中國的銷售網站上找到。這非常重要,但你也要知道,對於我們記者來說,核實這些數據非常困難。如果我們沒有現場消息來源,如果我們沒有接觸過、沒有調查過,我們就無法核實這些事情。烏克蘭的戰略仍需調整,因為今年,也就是2025年,烏克蘭計畫購買約450萬架FPV無人機,以增強其作戰能力。但這些無人機中的大多數已經在本土生產。”
最後一個話題是烏克蘭兒童被綁架事件。普京也因此被海牙國際刑事法庭定罪了,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亞給普京寫信特別關注這些兒童的命運……你對這個問題有深入了解。
Zhornokley:”相關數字令人毛骨悚然:自2022年以來,已有數萬名烏克蘭兒童被帶到俄羅斯或被佔領土。西方觀察員和合作夥伴正式記錄的案件數量超過19,000起——一些專家估計,考慮到部分轉移行動仍處於隱匿狀態,實際總數可能接近35,000。
2023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以非法驅逐兒童(涉嫌戰爭罪)為由,對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瑪麗亞·利沃娃-別洛娃發出了逮捕令。問題是:俄羅斯不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因此這些逮捕令目前仍未執行。
我們目前對事實了解多少?耶魯大學和其他團隊的調查已在俄羅斯和被佔領土上發現了200多個地點,烏克蘭兒童在這些地點被圍捕、灌輸思想,有時還被迫參與準軍事活動或在入籍後被列入收養名單。俄羅斯對此提出異議,但衛星圖像和交叉核實的證詞確有存在。
遣返有可能嗎?這極其困難:鑒於網絡的不透明性和兒童的廣泛分散性,“幾乎不可能追蹤”。少數兒童通過國際調解返回,通常是小規模返回——例如卡塔爾就幫助遣返了數十名兒童——但這仍然是例外。
最後,在法律和外交方面,聯合國、歐盟、美國和歐安組織都在談論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他們要求獲得探視權、追蹤兒童,並無條件地將他們送回他們的家人身邊。
這些並非孤立案例,而是一個系統。證據越來越多;逮捕令已經存在;但遣返卻很少。現在的挑戰是識別、找到並逐一將這些兒童送回。”
非常感謝法廣烏克蘭問題專業記者克斯尼亞-卓爾諾克萊。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