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七日,中華民國台灣的現任副總統蕭美琴應IPAC(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之邀,現身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演講,突破了遭中國封殺卅年的外交封鎖。台灣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於社群媒體發文披露,這次成功安排蕭美琴正式訪問,要感謝謝志偉的一通電話;接到電話後外交部長林佳龍就說「你試試看吧!」總統賴清德再說「那就全力以赴!」
這次的成功非偶然,而是歷史的必然。歐洲議會出借場地給IPAC開會,自然不會干預誰可來誰不可來。中國要報復就得針對加入IPAC的所有國家或整個歐洲諸國。共產黨睚眥必報,台灣須做好準備。但得道者多助,中共失道寡助也是必然。
IPAC成立於二〇二〇年六月四日,就是那個傷慟的日子。此時中國已經撕毀有關香港前途的中英協議,也輸出武漢肺炎危害世界,全球有識之士遂決定組織這個聯盟,各國內部對立的兩個政黨(如美國的共和黨、民主黨)都須有人參加,該國才能列名其中。幾乎所有民主國家,包括歐盟都是成員國,連非洲、拉丁美洲都有國家參加。因對中政策是主軸,遂被中國列為反華組織。台灣因國民黨沒人參加而無法列名,但台灣卻因常遭中國霸凌而常是該聯盟關切對象。
這次邀請蕭美琴前去講演,謝志偉借勢而行,因歐盟對中國的認識越來越清楚,尤其中國藉經濟來脅迫的手段惡劣,而台灣歷年駐歐洲國家使節,如謝志偉、吳志中、呂慶龍、俞大㵢等人近年的深耕細作也有了收成。謝志偉心中時時是台灣,才能敏捷抓住機會;吳志中在蕭美琴飛機落地的剎那不禁落淚;林佳龍更為台灣的外交新局東奔西走。加上台灣經濟引人矚目的成就,在多方條件結合下,終獲突破。

這次整個作業很保密,蕭美琴起初也以為是視訊演講。一九九〇年代末期副總統連戰以「學術外交」為名秘密出訪捷克,因遭外交部的共諜出賣而破局。此行布魯塞爾自然更要保密,且因有去年準副總統蕭美琴出訪捷克遭跟蹤的經驗,所以這次派有警車前導及押後以策安全,終於完美完成壯舉。接著是前總統蔡英文在柏林的演講,也將赴美訪問,在柏林圍牆倒塌紀念日前後,台灣外交展現一片新氣象。
在蔡英文的年代,謝志偉長年駐德,只在回來述職時見過一面;這次回來因為辦交接更忙,幾乎見不到他。而我的器官日見衰竭,這次不見可能就永遠見不到了,於是他臨走當天在外交部見了我和內子五分鐘。他已早生華髮,而我則是老態龍鍾。歲月不饒人啊。
謝志偉勤於筆耕,才華令人拜服。二〇〇七年他出版了《來不集》,主題是家庭與社會,獻給母親。他應再出版《來得集》寫寫他的公務生涯。他還來得及為台灣貢獻更多。
轉載自《自由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