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稀土禁售令:中美科技戰「核爆」臨界點

    堪稱飛彈島的台灣防空飛彈密度已排在世界前三名,為何還需要打造「台灣之盾」?

    外交語言反覆無常 正是川普的標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中國「國殤日」:柏林舉行示威抗議 呼籲推翻中共暴政

    「國殤日」抗議中共專制,反對倫敦建設「超級大使館」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雞毛秀」被停播背後:得罪川普的高昂代價The F.C.C. Threatened to Punish Kimmel ‘the Hard Way.’ ABC Made It Easy.

    川普起訴《紐約時報》誹謗,時報:打壓獨立報導Trump Sues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rticles Questioning His Success

    川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Trump Is Copying China. That’s a Terrible Idea.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稀土禁售令:中美科技戰「核爆」臨界點

    堪稱飛彈島的台灣防空飛彈密度已排在世界前三名,為何還需要打造「台灣之盾」?

    外交語言反覆無常 正是川普的標誌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陰雲之下的紀念:倫敦與曼城聯合紀念「四通橋事件」三周年

    國慶非慶,實為國殤 —— 暴政七十六年,吾輩當為自由民主而呼聲 釋放所以政治犯

    荷蘭十一國殤集會:號召全民反抗運動 荷蘭華人聯合譴責中共暴政

    中國「國殤日」:柏林舉行示威抗議 呼籲推翻中共暴政

    「國殤日」抗議中共專制,反對倫敦建設「超級大使館」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三:對啟蒙觀念的警覺

    中國人製造的「Made In Italy」如何改變普拉托?

    【田牧筆談】:又見巴黎——與智者相聚散記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

    與審查者同行 中國出版業近十年的變遷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個隱姓埋名的意大利作家如何改寫中國的出版業

    自由即奴役,父權是好的權力:《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序

    發動戰爭者反成美國貴客 普京已經贏了?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CHINA UND WIR · Ein riskantes Spiel

    為信仰與理想奮鬥一生——劉曉波逝世 8 周年紀念會

    台灣,怎麽了?

    看九州:關注中國的婦女權利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嚴家祺新著
    • 嚴家祺新著
    • 老魏論天下
    • 六四專欄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習近平為何願意在TikTok問題上讓步Why China’s Leader Xi Is Willing to Yield on TikTok

    「雞毛秀」被停播背後:得罪川普的高昂代價The F.C.C. Threatened to Punish Kimmel ‘the Hard Way.’ ABC Made It Easy.

    川普起訴《紐約時報》誹謗,時報:打壓獨立報導Trump Sues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rticles Questioning His Success

    川普正在模仿中國模式,這糟透了Trump Is Copying China. That’s a Terrible Idea.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政經論壇

香港政治病毒或隱或現的危害

筆鋒文 /筆鋒
2022-03-29
在 政經論壇, 關注熱點
香港政治病毒或隱或現的危害

香港疫情嚴重,林鄭月娥宣佈港區已有集體免疫。圖:youtube.com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香港在嚴峻的抗疫戰中,無法複製中國的「動態清零」,也不能效法西方「躺平」策略,不能以「抱緊自由」之名淪為「抱緊死亡」。香港更需掃蕩隱藏的政治病毒,正本清源,吃幾粒政治「連花清瘟膠囊」,消除「疫苗無用論」和「疫苗有害論」毒素,加強接種率,還香港一個身心健康、百毒不侵的政治軀體。

推薦新聞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2025-10-19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2025-10-19

香港抗疫的艱巨之戰,像春天的天氣,乍暖還寒,不能被錯誤的信號所誤導。從數字來看,確診人數與死亡數字都在下降,香港政府也開始放鬆防疫措施,使得出入境的嚴厲限制逐漸變得溫和,國際往來與中國內地的交流都不再是鐵板一塊,市民也在期盼,四月下旬,香港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節奏。

但其實政治的病毒一直潛伏在香港社會,歷久不散,隱藏在不同的角落。最近香港警方國安處偵破了一個「港獨武裝」的組織,就是以武館練武之名,招募人員,散播仇恨,聲稱要推翻香港政府、推翻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治權。他們擁有各式武器,在社交媒體上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招兵買馬,蠱惑人心,尤其滲透到一些年輕人的群體中,讓人觸目驚心。

這也是二零一九年黑暴事件的後遺症。當年一些參加武裝暴亂的組織與個人轉入了地下,以合法掩護非法,在香港社會中埋得很深,最常見的就是開設很多的「黃店」,特別是不少茶餐廳,他們最獨特之處就是拒絕使用「安心出行」的APP,會對各種防疫措施嗤之以鼻,即便被開罰單也一樣堅持。有些人甚至是相信西方一些「反疫苗」的教條,認為疫苗是陰謀,是左派控制社會的手段,因而堅拒打針。這些狂熱分子也成為香港抗疫的隱患,讓病毒散播,而悲劇的根源,還是他們被洗腦,感染了政治病毒,最後病入膏肓,損害了香港這個城市的軀體。

警方國安處拘捕武館教練:借武館之名散播港獨(圖:《明報》)

在香港醫護的圈子,就深藏了很多的深黃勢力,對於最近中國大陸醫護來香港支援抗疫,就暗中加以抗拒,背後將這些醫護人員妖魔化,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他們對於中國內地來港抗疫、協助興建方艙醫院等救命救急義舉都一一挑刺,作出負面的解讀。這當然背離了香港的主流民意。這些將意識形態融入抗疫的行徑,面對更多市民的譴責。

最近一位NOW電視新聞台的女記者在提問有關內地醫護人員來港的問題上,就被觀眾批評出言不遜,有所影射,在網絡上吵翻天,結果NOW電視當局要出面向社會道歉。這事件暴露了某些媒體內部的一些新聞從業員上綱上線,將抗疫問題政治化,顯示出對中國大陸的一切都有難以言喻的仇視。

事實上,抗疫問題的路線是一個專業的挑戰。中國的「動態清零」牽涉到整個社會的高度動員,只有中國這樣具有基層強大組織管理能力的居委會,才可以落實。深圳逾兩千萬人口,一週內全民檢測完全實現,香港七百多萬人口,沒有這樣「網格化」社會的配套,根本無法效法。

但最要命的是,香港內部的政治撕裂,也導致抗疫的路線七嘴八舌,眾聲喧嘩,難以獲得共識。香港似乎夾在西方「躺平」與中國「清零」之間,被戲謔是不斷「仰臥起坐」,也在不斷折騰。不過所有批評中國動態清零的言論往往都有意忽視中國抗疫迄今的奇蹟,只死了四千多人,與美國死了九十七萬多人的數字比較,對比強烈。

如果中國採取西方的抗疫方法,任之由之,那麼死亡人數會在千萬以上,不但經濟上的生產線會瓦解,社會上也會民怨四起而動亂不已。這其實是最違反人權的措施,因為生命權就是最高的人權,沒有生命,何來人權。西方主流輿論不斷批評中國「動態清零」違反科學,《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知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甚至說中國的抗疫「動態清零」﹑深圳封城,要為全球供應鏈斷裂的危機負責。這是倒果為因﹑邏輯混亂的說法。

《紐約時報》等似是而非的言論誤導了香港的一些精英,他們嚮往西方的「抱緊自由」,不曉得只是「抱緊死亡」。香港迄今抗疫失敗的死亡人數已經逾六千人,高於十四億人口的中國大陸,成為全球中國人之痛。但如果與倫敦一萬八千多人死亡比較﹑與紐約四萬多人死亡來比較,香港其實還是躲開了西方城市大面積染疫身亡的悲劇。

香港人在這場嚴峻的抗疫之戰中,無法複製中國大陸的「動態清零」,但也不能亦步亦趨地效法西方的「躺平」策略,不能以「抱緊自由」之名淪為「抱緊死亡」之實。香港人更需要掃蕩隱藏在社會上的政治病毒,正本清源,吃幾粒政治「連花清瘟膠囊」,消除「疫苗無用論」與「疫苗有害論」的毒素,加強全民接種率,還香港一個身心健康、百毒不侵的政治軀體。

轉載自《亞洲週刊》

標籤: 動態清零香港疫情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美國施壓 台灣將恢復1年徵兵制

下一篇文章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筆鋒

筆鋒

相關文章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人文天下

悼念老萬:一生信念,矢志不移

2025-10-19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人文天下

全球追思萬潤南先生文告——巴黎實體暨視頻連線追思紀念會

2025-10-19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English

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China Played Its Strongest Card to Get Trump’s Attention. Will it Work?

2025-10-17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人文天下

全球婦女峰會召開 習近平呼籲拓寬婦女參政渠道

2025-10-17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政經論壇

歐美招牌褪色 台灣巴西等意外之地或成民主典範 

2025-10-17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人文天下

【老陳時評】流亡者的悲歌

2025-10-16
下一篇文章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一)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苦難文學的雙向啟蒙 (二)

【老陳時評】拜登:「普京不能繼續執政」不是口誤無須澄清

【老陳時評】拜登:「普京不能繼續執政」不是口誤無須澄清

熱門文章

烏戰三年半: 看俄烏現狀、與中國關係、 被綁架兒童命運

烏戰三年半: 看俄烏現狀、與中國關係、 被綁架兒童命運

2025-10-02
矽谷靠H-1B簽證撐起半邊天 川普10萬美元申請費炸掉科技人才庫

矽谷靠H-1B簽證撐起半邊天 川普10萬美元申請費炸掉科技人才庫

2025-09-24
【專欄】高市早苗新政權與台日關係走向

【專欄】高市早苗新政權與台日關係走向

2025-10-09
中國很難複製東南亞「Z世代抗議」

中國很難複製東南亞「Z世代抗議」

2025-10-01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10•13」又一次嵌入中國歷史——蹭網發推之一二六

2025-10-17
中國推出「K字簽證」 與美國爭奪科技人才?

中國推出「K字簽證」 與美國爭奪科技人才?

2025-09-30
美中貿易形勢陡變 虛張聲勢還是殊死鬥爭

美中貿易形勢陡變 虛張聲勢還是殊死鬥爭

2025-10-15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六四專欄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嚴家祺新著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老魏論天下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展示向日葵的土地:艾未未深入「戰爭腹地」拍攝關於烏克蘭的電影

2025-08-26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德國浪漫主義之四:豐饒之地–哥尼斯堡的傳奇

2025-08-19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