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之聲發刊詞 Eng
  • 關於我們 About us
  • 隱私條款 Privacy Policy
  • 提供新聞 Authors contributions
  • 連絡我們 Contact us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 首頁
  • 關注熱點

    紀念六四34週年 美提名中國這3人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六四」34周年紀念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大型燭光紀念活動已成絕響

    【老陳時評】六四感言

    追憶六四 展望未來(二) ——倫敦「六四」34 周年紀念研討會紀要

    【比爾曼自傳】 第二十六章 咬緊牙關,日子還得過下去(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誓言:我們不會忘記——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紀念「六四」活動

    武統未至 台灣朝野三黨兩岸政策已先被北京統一

    【田牧筆談】走出「六四」的迷惘與疲頓

    巴基斯坦依然是恐怖中心 更造成阿富汗動盪

    英偉達CEO黃仁勳:不能低估中國在芯片行業追趕的能力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六四」真相不容忘記

    誓言:我們不會忘記——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紀念「六四」活動

    人權觀察譴責中國當局在天安門屠殺34年後禁止紀念活動

    「國殤之柱」重現柏林 六四精神永續

    全球超過百位媒體領導人與無國界記者一起要求釋放香港新聞自由象征人物黎智英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萬潤南紀念「六四」詩詞四則

    【田牧筆談】:日本的矢志與苦情

    辱軍辱華現象 習近平新時代躬逢其盛

    反對戰爭是作家的使命與任務 ——2023年布萊德第55屆國際作家會議簡報

    【香江寄語】:中國貝利亞的多面人格——讀余汝信《康生年譜》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小村演大戲 「耶穌受難劇」歷四百年經久不衰

    法國喜劇新片《男接生婆》顛覆產房沙文主義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算香」義大利麵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萬潤南紀念「六四」詩詞四則

    Imagine: Tyrants love to write poetry!

    反對戰爭是作家的使命與任務 ——2023年布萊德第55屆國際作家會議簡報

    詩寫臺灣 臺灣更美 —–序《詩寫臺灣》

    馬克吐溫筆下的華人形象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Imagine: Tyrants love to write poetry!

    聯邦外交部和法國外交部關於中國數名人權捍衛者被定罪和逮捕的聯合聲明

    美國筆會強烈譴責中國當局重判許志永和丁家喜PEN America Condemns the heavy Sentence to Xu Zhiyong and Ding Jiaxi

    王怡:出於信心的不服從者

    Faithful Disobedience: Writings on Church and State from a Chinese House Church Movement

    上一個 下一個
  • 首頁
  • 關注熱點

    紀念六四34週年 美提名中國這3人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六四」34周年紀念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大型燭光紀念活動已成絕響

    【老陳時評】六四感言

    追憶六四 展望未來(二) ——倫敦「六四」34 周年紀念研討會紀要

    【比爾曼自傳】 第二十六章 咬緊牙關,日子還得過下去(二)

    上一個 下一個
  • 政經論壇

    誓言:我們不會忘記——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紀念「六四」活動

    武統未至 台灣朝野三黨兩岸政策已先被北京統一

    【田牧筆談】走出「六四」的迷惘與疲頓

    巴基斯坦依然是恐怖中心 更造成阿富汗動盪

    英偉達CEO黃仁勳:不能低估中國在芯片行業追趕的能力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權觀察

    「六四」真相不容忘記

    誓言:我們不會忘記——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紀念「六四」活動

    人權觀察譴責中國當局在天安門屠殺34年後禁止紀念活動

    「國殤之柱」重現柏林 六四精神永續

    全球超過百位媒體領導人與無國界記者一起要求釋放香港新聞自由象征人物黎智英

    上一個 下一個
  • 人文天下

    萬潤南紀念「六四」詩詞四則

    【田牧筆談】:日本的矢志與苦情

    辱軍辱華現象 習近平新時代躬逢其盛

    反對戰爭是作家的使命與任務 ——2023年布萊德第55屆國際作家會議簡報

    【香江寄語】:中國貝利亞的多面人格——讀余汝信《康生年譜》

    上一個 下一個
  • 歐洲風情

    小村演大戲 「耶穌受難劇」歷四百年經久不衰

    法國喜劇新片《男接生婆》顛覆產房沙文主義

    【淇園漫步】走出聖經到「米兔」的蘇珊娜 ——記科隆瓦爾拉夫博物館特展

    「算香」義大利麵

    【淇園漫步】「猶太母豬」宣判無罪

    上一個 下一個
  • 文學世界

    萬潤南紀念「六四」詩詞四則

    Imagine: Tyrants love to write poetry!

    反對戰爭是作家的使命與任務 ——2023年布萊德第55屆國際作家會議簡報

    詩寫臺灣 臺灣更美 —–序《詩寫臺灣》

    馬克吐溫筆下的華人形象

    上一個 下一個
  • 視頻薈萃

    達賴喇嘛和屠圖宗師——《喜悅》紀錄片帶給人類什麼?

    他的謙遜和人性力量-STATEMENT on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LIU Xiaobo

    永不熄滅的明燈——劉曉波逝世五周年倫敦紀念活動YouTube視屏

    與曉波討論西方的「綏靖政策」——劉曉波逝世5週年倫敦紀念會上的講話

    紀念劉曉波的重要而現實意義

    上一個 下一個
  • 專文
    • 田牧新著
    • 淇園漫步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香江寄語
    • 北京觀察
    • 比爾曼自傳
    • 潤南文苑
    • 雪山下的火焰
  • 古典音樂

    精選舒伯特鋼琴古典音樂Ⅱ

    約翰斯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地古典音樂精選

    孟德爾松古典音樂

    布拉姆斯古典音樂精選

    上一個 下一個
  • English

    Imagine: Tyrants love to write poetry!

    聯邦外交部和法國外交部關於中國數名人權捍衛者被定罪和逮捕的聯合聲明

    美國筆會強烈譴責中國當局重判許志永和丁家喜PEN America Condemns the heavy Sentence to Xu Zhiyong and Ding Jiaxi

    王怡:出於信心的不服從者

    Faithful Disobedience: Writings on Church and State from a Chinese House Church Movement

    上一個 下一個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專文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上)

田牧文 /田牧
2021 年 2 月 7 日
在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上)

瀘州100年老照片,美國旅行家蓋洛鏡頭下瀘州老城。圖/網絡截屏

转换简体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分享到 Line分享到 WeChat

老話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這是西漢至今中國二千多年的歷史寫照。廖宗澤奉命抵達四川老家,這是個戰爭泛濫之地,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

推薦新聞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中)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中)

2021 年 11 月 14 日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上)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上)

2021 年 11 月 4 日

北伐軍小股部隊入川,自有蔣介石的道理。四川出軍閥,且門戶林立,諸侯割據,互相傾軋爭霸,此起彼伏,連年征戰,曠時二十餘年。追索其因由,唯利所趨。1918年,四川靖國軍總司令熊克武推行四川軍民兩政,決定按各軍駐防地區,劃撥地方稅款,由各軍自行向各縣徵收局提用,作為糧餉之需,四川軍閥防區制由此形成。因各軍駐防日久,不僅在防區內提取糧餉,還干預政事,委任官吏,預征賦稅,致使各防區成了軍閥割據的「獨立王國」。

蔣介石的入川謀略,完全是對症下藥:一是策動四川軍隊兵變,歸屬北伐國民革命軍領導;二是遊說劉湘、楊森等有影響力的部隊改換門庭,與北洋政府切割,加入北伐國民革命軍序列。劉伯承帶領著黃埔學生廖宗澤小分隊,回到了戰爭熱地,注定會被卷入一場即將來臨的血與火的戰爭。

維基百科楊闇公條幅,有這樣的表述:1925年10月,任中共四川地方委員會書記,1926年2月,任中共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領導四川國共合作,10月,兼任地委軍委書記,後與朱德、劉伯承、陳毅共同發動領導順瀘起義。

追溯歷史,這段文字中,呈現了不少不實信息與數據,背後的故事遠沒有三言兩語這麽簡單,筆者就此闡述幾句,讀者自然會領悟與恍然……

38、誰改變了北伐西線領導權

蔣介石命令劉伯承擔任「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筆者在查找百科順慶起義、瀘州起義等條目時,發現這些行動都被列為中共獨立領導的起義,或者說兵變。顯然這里的矛盾是:順慶起義、瀘州起義究竟是屬於北伐軍領導的革命,還是中共獨立領導的起義?

國民黨四川省黨部負責人楊闇公。圖/維基百科。

年輕時,我們學習的中共黨史,只知道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這也是「八一」建軍節的來由。如果百度百科中順慶起義、瀘州起義等條目成立(1926年12月1日至1927年5月16日,瀘順起義歷時160多天),就等於否認了南昌起義的里程碑意義,其中究竟出現了什麽問題呢?

其實任務內容都未被修改:策動四川軍隊兵變,歸屬北伐國民革命軍領導;遊說劉湘、楊森部隊改換門庭,與北洋政府切割,加入北伐國民革命軍序列。整個任務屬於北伐征戰的組成部分之一,戰略目的是:抑制四川軍閥部隊東下威脅武漢。但是任務到達四川,前沿指揮系統發生了黨性變化,原來,問題的關鍵出在一個人身上,他就是楊闇公。

北伐軍入川戰略,命令由四川省黨部配合執行,俗語道:強龍難鬥地頭蛇,沒有地方組織的配合與協助,談何容易。

楊闇公具有雙重身份,他既是國民黨四川省黨部負責人,又是中共重慶地委書記,對於組織系統的管理來說,確實有些混亂。筆者查到,網上《近代以來重慶100件大事要覽》一文介紹,楊闇公是國民黨四川省黨部負責人的身份確定無疑。

1925年8月,國民黨中央黨部特派吳玉章回川整頓國民黨黨務。據不完全統計,到1925年10月底,全川有10多個縣市建立了86個國民黨區分部或縣黨部,國民黨左派力量迅速壯大。1926年2月,在吳玉章的提議下,國民黨中常會根據二屆一中全會關於整頓四川臨時省黨部的決議,解散了原國民黨四川臨時省執委會,成立了以楊闇公、陳宣三、張克勤、李筱亭、鄧劫剛等組成的中國國民黨四川省臨時執行委員會,執委會以楊闇公、李筱亭、鄧劫剛3人為常委。至此,正式完成了對四川國民黨省黨部的改組,建立了國民黨臨時省黨部。

北伐軍司令部的命令下達到國民黨四川省黨部,楊闇公是國民黨省黨部執行委員會常委,也沒有錯。問題是任務抵達四川,在領導權上就變味了,由於楊闇公同時任中共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地委軍委書記,於是他偷梁換柱,把北伐西線戰事的領導權嫁接給了共產黨重慶地委。

39、朱劉赴川使命

查閱中共當年的史料,並不客觀,而是極為看重排名的先後順序,且均按中共建政後政要的排名順序描述歷史。現在有些在調整,但總是語焉不詳。比如:楊闇公與朱德、劉伯承、陳毅共同發動領導順瀘起義。這顯然與歷史有出入。

執行北伐西線重任,需要在四川有影響力人士出面,執行該項任務,蔣介石確實下令派遣劉伯承、朱德為赴川大將。此二人都是孫中山的信徒,參加過辛亥革命、討袁之役、護法戰爭等,也是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人。當然,蔣介石也對此兩人背景異化生疑,劉伯承是吳玉章帶來投靠他的,朱德是鄧演達推薦的,吳和鄧都是蔣介石心中忌諱的左派,總是疑慮他們是中共的人。其時吳玉章確實已加入中共,但鄧演達並未加入中共,蔣介石還是在1931年將鄧秘密處決。此是後話。

劉伯承擔任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圖/維基百科

從東征到北伐,蔣介石主要依靠的力量是黃埔武裝,劉伯承、朱德不屬於黃埔系,作為執行北伐戰爭的隱秘任務,蔣介石自然也會派遣黃埔學生隨同劉、朱前往四川,作為監軍。中國自古有監軍一職,臨時調遣,代表朝廷協理軍務,督察將帥。黃埔學生廖宗澤、陳遠湘小分隊隨劉伯承赴川行動,黃埔學生張亞良、熊蔭寰、滕代順、熊敦、諶傑、艾國英、文強等小分隊隨朱德赴川行動,這應該是蔣介石的防範措施吧。這也是蔣介石的一貫做法,肥水不流外人田,若論功行賞,西線任務同樣是以黃埔學生力量為主完成,這就是數批黃埔小分隊被派遣入川的原因。

說起劉伯承、朱德與川軍的歷史淵源。朱德對楊森有救命之情。1916年,護國軍攻打川軍,雙方在瀘州激戰,川軍大敗,不少軍官和兵士被俘虜。一日,護國軍軍長顧品珍 [1]視察俘虜,厲聲喝道:「當軍官的上前五步」。既然已做了俘虜的軍官,上前五步又有什麽好處?所以無人動彈。忽然,一人應聲而出,站前五步,神情自若。顧品珍大怒,抽出腰刀,要斬殺此人。救護這個俘虜軍官的,就是顧品珍將軍的得意門生朱德。只見朱德立即上前,勸顧一番,留下了這人的性命,此人便是楊森。自此,楊森加入了顧品珍的滇軍,朱楊都是蜀人,此後互相照應,結為兄弟之誼。

1922年3月,顧品珍戰死,朱德時任雲南省警務處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唐繼堯糾集舊部返回雲南,朱德被迫逃離昆明,輾轉回川。此時楊森坐鎮渝州,得知朱德避難南溪,便送信召喚,欲納入帳下。此時朱德正要由重慶去上海,轉赴法國,朱楊在重慶相聚。楊森設宴,劉湘作陪,席間楊劉自然是極力邀請朱德,欲委以重任,朱德婉言謝辭。

中共確實指示四川黨組織配合北伐,解除楊森等人對武漢的威脅。國民黨左派領袖鄧演達也對楊闇公、朱德說:「將來北伐一定成功,但是駐在萬縣的川軍楊森對湖北宜昌、武漢威脅太大,四川同志要負責這一方面的工作。」朱德的任務是遊說楊森。

劉伯承在川軍混跡多年,集有一些軍頭故舊之誼,比如:順慶的何光烈 [2]部、川東瀘州的袁品文 [3]部、川西合種的黃慕顏部,均是非常熟識。

朱德後隨楊森部,並擔任其部二十軍的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劉伯承擔任國民革命軍川軍各路總指揮,而楊森只是劉伯承領導下的各路川軍的一支部隊。

40、朱德其人

其實,直至南昌起義失敗,之前的朱德並不起眼,那時與劉伯承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現今對當時歷史的回顧,都是因為後來朱德在中共的地位而被人為追捧了。

比如百度百科的「八一南昌起義」條幅:起義由周恩來、賀龍、李立三、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

被陳獨秀視為舊軍閥的朱德,拒絕朱加入中共,後在德國由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共。圖/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的「南昌起義」條幅:中共任命周恩來為前敵委員會書記,負責組織暴動。領導南昌起義的前敵委員會、前敵軍委、革命委員會的成員和聯席會議代表共有118名: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李立三、惲代英、彭湃、張國燾、譚平山、聶榮臻、賀昌、顏昌頤、林伯渠、吳玉章等……

這些不是真實的歷史。南昌起義時,朱德在起義部隊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陳毅後來回憶說,朱德在南昌暴動的時候,地位並不重要,也沒有人聽他的話,大家只不過尊重他是個老同志罷了。周恩來後來談朱德在南昌起義中的作用,稱他「是一個很好的參謀和向導」。可見,朱德在南昌起義時職位並不是很高。

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朱德的老同學朱培德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1927年1月,朱德投靠老同學,朱培德任命朱德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4月任命朱德為南昌市公安局長。所以周恩來稱他是「很好的參謀和向導」。1927年7月底朱培德上廬山療養,委托朱德負責南昌事宜,客觀上為八一南昌起義提供了條件。1959年朱德自述:南昌起義後有人曾作一副對聯上聯「朱培德培朱德無德」,指責他辜負朱培德的同窗情誼及提拔任用。

朱德,出生於1886年12月1日,原名朱代珍,曾用名建德,字玉階,四川儀隴縣佃農家庭的孩子。1909年,他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他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12月,他參加了反袁復辟帝制的戰爭。後曾任滇軍旅長、雲南陸軍憲兵司令官、雲南省警務處長、警察廳長等職。

蘇聯的「十月革命」和北京的「五四運動」後,朱德開始接觸馬克思思想,於是他萌生了想要加入中國共產黨思想。於是他北上北京拜訪李大釗,不巧李大釗不在北京。於是他又南下上海,在上海他見到了陳獨秀,但是因為他是舊軍閥出身,陳獨秀認為他不具備入黨的要求,於是拒絕了。

不被蔣介石信任的國民黨資深老黨員吳玉章。圖/網絡截屏

後來朱德又去德國留學,在德國柏林他遇到了周恩來,後來經過張申府和周恩來的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是為了方便以後的工作,他秘密的入黨。

1925年,朱德在德國期間因參加工人運動兩次被捕,被吊銷護照遭驅逐。朱德離開德國後到蘇聯,先後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和軍事培訓班學習。1926年夏,朱德回國,受鄧演達之命,利用舊有關係到楊森川軍動員北伐。11月,楊闇公、劉伯承、朱德組成中共重慶地方委員會軍事委員會,領導瀘順起義,策應北伐戰爭,打擊四川軍閥劉存厚等。

朱德後來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很快遭遇失敗,三河壩分兵的時候,沒人願意斷後,朱德才有了帶兵打仗的機會,當時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帶領主力部隊南下,朱德帶部分兵力負責斷後。經過3天3夜的激戰,朱德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不過手下只剩不到2000人了。當他帶隊伍南下追大部隊的時候,才知道南下的主力軍全軍覆沒,領導人也分散了,周恩來、聶榮臻去了香港,賀龍回湖南,劉伯承去了上海,葉挺去了南洋,這可怎麽辦?他手裡這點殘兵一無給養,二無援兵,到底要到哪里去生存?

朱德此時發揮了老軍人的作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軍事能力歸攏了這支建制混亂、組織渙散的隊伍,通過天心圩整頓、大庾整編和上堡整訓這「贛南三整」,為南昌起義保留下來了800個革命火種,他們在湘南起義後,上了井岡山。

1928年4月,朱德率部萬餘人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隨即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至此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朱德才真正的走向了領導層,後來一步步的成為了紅軍總司令,建國後更是成為了十大元帥之首。

41、楊闇公與廖宗澤

陳毅被中共史料記述為順瀘起義的領導者,其實同樣是溢美之言。其作用還不如當年緊隨劉伯承身邊的廖宗澤。

廖宗澤赴廣州報考黃埔軍校,推薦人是楊闇公。楊以四川國民黨黨部的名義推薦一批四川學子赴黃埔軍校。原因很簡單,孫中山先生創建陸軍官校時,將其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事實上就是一所中國國民黨的黨校。校址設置於廣州黃埔長洲島。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隨之行政上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楊闇公,又名楊尚述,是上世紀末曾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四哥,此人非常了得,他若當年不死,中共黨史一定會有另一種表述,至少是建軍史部分。楊闇公雖然只比廖宗澤年長5歲,但他是改變後者人生軌跡的重要人物,可以說是廖宗澤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第三位重要導師。

「辛亥革命」後,16歲的楊闇公進入南京軍官教導團學習,並加入了國民黨,從事反袁鬥爭。1917年楊20歲,東渡日本留學,入日本士官學校,攻讀軍事。1920年秋,楊闇公回國。在現有網絡資料中,楊闇公的個人歷程,從1922年至1927年遇難,這段歷史側重於將他描述成中共在四川的領導者。這不太客觀,其時楊闇公擔任四川國民黨黨部負責人。1925年3月,楊才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入黨介紹人是吳玉章和童庸生。

吳玉章是資深國民黨黨員,也是四川人,1903年東渡日本求學,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9月回國,參加了「保路運動」。1912年1月,吳玉章受重慶蜀軍政府委派,赴南京參加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工作,曾任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1925年2月,吳玉章到北京,由當年他的學生、時任中共北京市委負責人的趙世炎、童庸生介紹加入中共。中共考慮到他與孫中山和國民黨的深厚歷史關係,決定讓他仍留在國民黨內,以便做統一戰線的工作。所以說楊闇公是吳玉章的統戰「戰利品」。而劉伯承是1926年5月由楊闇公介紹加入中共,成了楊的統戰「成績」。1926年底,吳玉章推薦劉伯承去黃埔軍校工作,被蔣介石拒絕,問題就是出在了這吳玉章的身上。

1925年歲末,楊闇公在吳玉章、童庸生幫助下,整頓和改組四川國民黨省黨部,開始促進四川省內的國共合作。倘若楊闇公在四川國民黨省黨部沒有擔任要職,如何由得了他,四川國民黨省黨部說整頓就整頓?說改組就改組?可見展現在世人面前的中國歷史,還真是經不起推敲與解析。

廖宗澤隨劉伯承回到四川,對楊闇公來說,自己信任之人回到身邊,無疑是平添了有生力量。廖宗澤加入中共組織,毋庸置疑,只是誰是他的入黨介紹人?他什麽時候入黨?始終是一個謎。

楊闇公比廖宗澤年長5歲,但楊就像一位長者,待人和藹可親,極富口才,能說會道,善於啟發人,總是激情滿懷,給人一種同舟共濟的感覺,讓人信任,令人佩服,楊闇公似乎天生就是領袖級人物。廖宗澤離開楊森部隊,並促其南下廣州報考黃埔軍校,都是楊闇公一手運作與安排的。楊如此苦心經營,無疑是為了招募人才而為。所以介紹廖宗澤加入中共,應該就是楊闇公。

問題是廖宗澤究竟是出川前入的黨,還是回川後才入的黨?我們已知道的是,倘若蔣介石知道廖宗澤是中共黨員,廖應該不會被信任,此行的任務便不會有他參與。

筆者只能這麽說,廖宗澤極有可能是出川前就入了黨,但被楊一再叮囑隱蔽其中共黨員的身份。楊闇公是從事秘密工作的,他的入黨介紹人吳玉章本人中共黨員身份是秘密的,楊本人同樣加入中共後,始終以國民黨四川黨部負責人身份在展開工作。楊介紹劉伯承加入中共,但還是利用劉伯承的國民黨身份,安排他到蔣介石身邊去工作。廖宗澤又何嘗不是這類情況呢?

瀘順起義龍透關遺址。圖/網絡截屏

[1] 、顧品珍:(1883—1922),雲南昆明人。1904年,顧赴日本入東京振武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後轉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8年回國,任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1911年,顧品珍參加昆明重九起義。1915年袁世凱復辟稱帝,顧品珍隨蔡鍔等反袁。1916年袁世凱斃命,顧品珍任川軍師長兼成都衛戍司令。1920年川滇戰爭再起,滇軍失利,率部回滇。1922年2月,唐繼堯企圖回滇復辟,顧親臨前線阻擊,被唐繼堯收買的吳學顯包圍,突圍不成,舉槍自盡。

[2] 、何光烈:四川闐中人,民國川軍將領,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入川軍熊克武部,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混成旅旅長、第五師師長。1921年何脫離熊克武第壹軍。1923 年依附楊森,駐守南充。1926年12月,其部下發動順慶起義,何遂只身逃往成都。1928年10月,在下川東之戰後,何於嶽池城下被擊斃。

[3] 、袁品文:又名锦,字其衡(1897年—1976年),四川泸定人,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1924年任川军第8师独立旅1团团长,1925年任四川边防军第4混成旅少将旅长,1926年12月参与发动顺泸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川军第5路司令,1927年5月失败后投靠黔军,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3师师长,后任贵州省会警察局长,抗战期间曾任四川省泸定县参议会议员,1949年12月任西昌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中共建政后,袁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標籤: 军统精英廖宗泽廖宗泽田牧
分享Tweet分享分享
上一篇文章

【四通故事】:第七章 逆境崛起(46)查爾斯•劉

下一篇文章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田牧

田牧

田牧新著 /田牧,本名潘永忠,上海人,曾任職上海企業管理工作。九十年代初定居德國,在積極參與海外民運之同時,亦筆耕不綴。

相關文章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中)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中)

2021 年 11 月 14 日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上)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四章 蔣介石的召喚(上)

2021 年 11 月 4 日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三章 人生抉擇(下)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三章 人生抉擇(下)

2021 年 10 月 27 日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三章 人生抉擇(中)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三章 人生抉擇(中)

2021 年 10 月 22 日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三章 人生抉擇(上)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三章 人生抉擇(上)

2021 年 10 月 13 日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二章 廣漢起義(下)
田牧新著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十二章 廣漢起義(下)

2021 年 8 月 2 日
下一篇文章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Remembering Dr. Li Wenliang

【老陳時評】:中共媒體英國被開紐西蘭請進

【老陳時評】:中共媒體英國被開紐西蘭請進

農夫山泉老板成為中國首富和中國的水票——淺談中國的水(一)

農夫山泉老板成為中國首富和中國的水票——淺談中國的水(一)

熱門文章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上)

【戰犯與英烈——軍統精英廖宗澤】:第八章 湮沒的歷史(上)

2021 年 2 月 7 日
永不放棄追求真相的權利——「六四」34周年紀念活動召集

永不放棄追求真相的權利——「六四」34周年紀念活動召集

2023 年 5 月 25 日
【田牧筆談】追憶六四 展望未來 ——倫敦「六四」34 周年紀念研討會

【田牧筆談】追憶六四 展望未來 ——倫敦「六四」34 周年紀念研討會

2023 年 5 月 23 日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彭帥成為全球新聞焦點(附錄:彭帥微博原文)

2021 年 11 月 23 日
習近平的弱點-狂妄與偏執如何威脅中國的未來

習近平的弱點-狂妄與偏執如何威脅中國的未來

2022 年 9 月 7 日
廖天琪:追憶六四-痛心 展望未來-灰心

廖天琪:追憶六四-痛心 展望未來-灰心

2023 年 5 月 25 日
釋放政治犯王炳章、秦永敏、陳樹慶、呂耿松——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舉行抗議活動

釋放政治犯王炳章、秦永敏、陳樹慶、呂耿松——中國民主黨英國總部舉行抗議活動

2023 年 5 月 9 日
歐洲之聲

歐洲之聲網站根植於歐陸,創刊於庚子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數據化時代早已來臨,面對浩瀚的知識和信息海洋,太容易迷失方向。作為長年的媒體工作者,本網刊願為華語世界的讀者傳送平實可靠的資訊,也為追求民主、自由、人權的有識之士及愛好文藝的友朋提供寫作發文的平台。祈望這裡成為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園地。

分類

  • English
  • 人文天下
  • 人權觀察
  • 北京觀察
  • 古典音樂
  • 墨爾本夜語
  • 專文
  • 政經論壇
  • 文學世界
  • 未分類
  • 歐洲風情
  • 比爾曼自傳
  • 淇園漫步
  • 潤南文苑
  • 田牧新著
  • 田牧筆談
  • 老陳時評
  • 胡平論政
  • 視頻薈萃
  • 關注熱點
  • 雪山下的火焰
  • 香江寄語
  • 歐洲風情
小村演大戲 「耶穌受難劇」歷四百年經久不衰

小村演大戲 「耶穌受難劇」歷四百年經久不衰

2023 年 4 月 14 日
法國喜劇新片《男接生婆》顛覆產房沙文主義

法國喜劇新片《男接生婆》顛覆產房沙文主義

2023 年 3 月 21 日

適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站的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接收新通知。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首頁
  • 關注熱點
  • 政經論壇
  • 人權觀察
  • 人文天下
  • 歐洲風情
  • 文學世界
  • 視頻薈萃
  • 專文
    • 墨爾本夜語
    • 香江寄語
    • 胡平論政
    • 北京觀察
    • 潤南文苑
    • 淇園漫步
    • 老陳時評
    • 雪山下的火焰
  • English
  • 古典音樂
  • 田牧新著

© 2020 歐洲之聲 Sino Euro Voices.

歐洲之聲網站使用 cookie 為您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通過使用表示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