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聲編者按:法國漢學家說:「中俄不是友誼關係而是利益關係」,那麼我們說美國跟歐洲、世界的關係那就更只是利益關係了。不僅如此,美國的厚黑總統川普對一切盟友若能壓榨出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油水,都不會放過機會,連慘遭戰火洗劫的烏克蘭,他都要繼續打劫。不僅如此,川普在世界上四處剪羊毛,他的馬前卒馬斯克卻對川普私人王國那些見不得人的不義之財視若無睹。我們鄭重聲明:川普不能代表這個曾經偉大的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其第二任期以來,因俄羅斯2022年2月起兵大舉入侵烏克蘭而迅速冷卻的俄美關係正快速發生,有時甚至令人意外的變化。特朗普急於要與普京直接談判的迫切已經令持續三年圍繞烏克蘭危機行程的國際關係陷入某種迷茫,不僅烏克蘭抵抗入侵三年後,有被排除在和平談判之外,美國的歐洲盟友也同樣萌生對在烏克蘭戰爭中鞏固的歐美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破裂的擔憂。俄羅斯在連續三年因為歐美不斷推出的一項又一項制裁措施而困難重重,在國際舞台深陷孤立之際,忽然似乎有了可以不以失敗者走出危機的可能。2月24日,俄羅斯甚至得以與美國一道在聯合國安理會推動通過了一項既不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也不提及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決議案。過去三年間,中國始終對歐美各國呼籲它利用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推動俄羅斯停戰的呼籲充耳不聞,中俄關係反而不斷深化發展。但此時特朗普任下的俄美關係突然改善對一度友好無上限的中俄關係有何影響呢?法國漢學家白夏先生2月24日在一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研討會期間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俄兩國關係不是友誼,而是利益。被這場戰爭暫時掩去的中俄矛盾會隨着戰爭結束重新浮現。
白夏:“第一,可能‘友誼’這個詞不合適了,因為中俄關係不是友誼的關係,而是利益的關係。從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中國面對俄羅斯的地位要強勢得多。現在俄羅斯越來越依靠中國的武器以及中國的產品,所以,俄烏戰爭越是繼續,對中國就越有好處,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要依靠中國來繼續戰爭。所以,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特朗普與普京對話(對中國)比較不好的,但也有(好處)。我們借用毛澤東的話:‘一分為二’。就是一方面,俄羅斯和美國直接談判對中國沒有什麼好處,因為中國沒有發言權。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美國完全放棄,不再支持烏克蘭了, 那他也可能完全放棄支持台灣。特朗普總在說,各國必須自己花錢來發展本國國防。台灣已經花了很多錢來支持自己的國防,現在還需要做更多。就是說,特朗普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可以讓台灣的領導人開始思考:美國是否會絕對支持他們與中國的衝突。”
法廣:自特朗普政府表示願與普京直接就如何停止烏克蘭戰爭談判以來,尚沒有在中美兩國的官方聲明中看到兩國領導人俄烏戰爭解決方案互通消息的報道。2月14日至16日在德國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烏克蘭話題雖然原本令各方格外關注,但是,前往出席會議的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在會議期間並無公開互動。王毅只是在隨後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20國集團外長會議上才表示,中國支持美俄兩國對話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努力,甚至認為看到了一扇可以通往和平的窗口。而普京政權的鐵桿盟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感覺在特朗普與普京就烏克蘭議題的互動中,看到了美國挑撥中俄關係的企圖。那麼,特朗普政府迅速與普京政權改善關係,這對中俄關係會有什麼影響呢?
白夏:“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再那麼依靠中國的經濟,所以對俄羅斯來講,當然有好處。對美國來講有沒有好處,這是可以懷疑的。對中國來講,肯定沒有好處,因為中國希望俄羅斯更依靠它(中國)。如果俄羅斯的貿易變得多元化,對中國沒有好處。”
法廣:也就是說,俄烏戰爭這三年期間,中國和俄羅斯友誼的發展也在某種程度上為雙方埋下了一些矛盾的種子?
白夏:“俄羅斯和中國的矛盾現在只是被掩蓋了,被俄烏戰爭被掩蓋了。事實上,(他們之間)有很多矛盾。比方說,俄羅斯一直都害怕會遭到中國的侵略,因為中國人多,而俄羅斯人越來越少,所以他們非常怕,特別是怕有中國人住在西伯利亞。另外,現在他們也有一些各種各樣的衝突,比方說在中亞,他們的利益就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俄烏戰爭結束以後,這些矛盾肯定也會重新出現。 ”
在2月24日也就是俄羅斯軍隊大舉入侵烏克蘭三周年的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報相關消息。習近平在此次電話會談中,一方面“樂見俄羅斯”“為化解危機作出積極努力”,另一方面也強調,中俄兩國是“患難與共、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真朋友”,兩國關係“絕非權宜之計”。
不過,面對美國,中俄兩國顯然利益各有不同。普京24日稱讚特朗普幾天前提出的中、美、俄三國應當各自將本國軍費開支削減一半是個“好主意”,並稱中國如果願意也可加入討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次日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國防支出完全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
轉載自《法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