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土地上一度也為「自由」亢奮 陳奎德先生對「自由」的認知與沖動,來自於他的環境、經歷與思考。他說:「實際上,當時面對滔滔文革的喧囂、荒誕和殘酷,自己成為一個不可救藥的懷疑主義 ...
【按:媽媽的照片,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幀。媽媽雖在報館當編輯一生,卻照相很少,所以這幀也珍貴,好像這是在文革中,那一陣子,就我們母子兩人還留在北京,爸爸落難被關在哪裡,姐姐去了黑龍江, ...
【按:四月二十四日,傅莉的生日,她整整七十歲了。剛才我給她慶生,她一邊喝著葡萄酒一邊說:車禍那年我四十一歲,所以這二十九年,都是撿來的,全靠我有一個好家庭。她特有的清醒還在那裡。對 ...
(編者按)本文作者北明出生於北京,曾擔任文學編輯和記者,八九之後與夫婿鄭義一同流亡美國。作為親歷八九民運的知識女性,北明對中國文化、政治和社會中的諸多現象有深刻的反思,並進行探索。 ...
【按:我很少寫姐姐曉非,因為她不准我寫。這次季季提到我父母在臺東生下她(曉非),是一個難得的機緣,讓我有機會寫姐姐,我從過去的文字中找,也只找到這篇《新竹女中》,還是1996年給〖 ...
蘇曉康:用生命丈量中國民主的征途 大約半個世紀前,中國報導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一部喚醒中國沈睡民心的電視劇《河殤》總撰搞人、現為《民主中國》雜誌社社長蘇曉康先生發言道:我同王策博士 ...